首页 > 数据百科 > 大数据应用

江苏南京市发布20个优化营商环境创新优秀案例

安阳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zwdsj.anyang.gov.cn 时间:2022-03-23 来源:

  2021年以来,南京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亮点纷呈,经市发改委全市范围内征集比选,二十个创新优秀案例脱颖而出。

  一、江北新区打造

  知识产权交易融资服务运营平台

  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总体方案提出,要建立完善支持创新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南京市按照全面深化试点要求,积极探索知识产权产业数字化体系建设,聚焦知识产权创造、交易、运营,初步构建形成以区块链技术为支撑,在线特色交易为主,在线公证、维权、服务、融资为辅的一体化知识产权交易融资服务运营平台。

  一、案例背景

  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发展服务贸易,将优先发展服务贸易作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新冠肺炎疫情全球爆发以来,世界经济严重衰退,国内国际形势更加复杂严峻。疫情对服务贸易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但同时也带来了数字化快速发展等新的机遇。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充分发挥服务贸易对稳外贸稳外资的作用,围绕拓宽开放领域、提升便利水平进行改革探索,促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

  江北新区是长江经济带与东部沿海经济带的重要交汇节点,区位条件优越,产业基础雄厚,区域内高校院所、科技企业数量众多,拥有大量的自主知识产权。但是,在知识产权交易过程中,往往面临着“跨地域组合”“跨行业组合”的情况,信息上的对接和传统的信任问题成为影响交易成败的关键因素。

  近年来,江北新区一直积极探索知识产权数字化路径,着力打造资产数字化平台,促进知识产权的交易运营。平台通过大数据精准推送、金融实名认证、司法电子存证等技术手段,利用银联系统实时交易,有效解决知识产权交易过程中的问题。同时,平台还推出了“区块链存证+公证存证”功能,实现了知识产权在线快速登记存证,提供知识产权“确权-交易-运营-维权-融资”全生命周期一站式服务。

  二、主要做法

  (一)知识产权资产数字化。平台以版权为突破口,通过金融实名认证、司法电子存证等技术手段,将知识产权所有权转化成知识产权数字资产。进入流通环节后,借助知识产权数字资产实时交易、连续跟踪,降低知识产权后续维权、交易的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提升知识产权管理效率。

  (二)知识产权确权数字化。平台通过区块链技术,对知识产权创造、交易、运营等开展线上公证和法院司法存证,实现由技术平台、公证机构以及法院共同确认版权提交人、版权内容、提交和交易时间。以此在技术层面和法律层面对交易和运营等行为形成证据链条,降低知识产权诉讼的确权和取证成本。

  (三)交易模式便利化。平台借助区块链技术,通过自动受益分配方式,探索开展期缴交易模式与和解交易模式。期缴交易模式(通过原创者和版权运营方事先约定未来分成比例和保底价格)既能保证原创者的长期收益,也可以降低版权运营方前期的资金压力。和解交易模式(侵权方在技术平台上以匿名方式与被侵权方进行和解,实现侵权豁免)在保障权利人利益的同时,给予侵权方改正错误的机会,推动形成合法使用知识产权的意识和习惯。

  (四)金融支撑便捷化。平台使用大数据增信方式,根据知识产权交易链条中原创者、运营方、使用方等各主体的历史交易数据,提供数据增信、在线实时风控和交易场景,由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审核,并提供差异化的金融服务。

  (五)安全防控多元化。平台用户可借助具备审核机制的主流互联网平台上传其版权内容,供买方或交易方进行内容校验,也可通过线下专业机构审核、出版发布等方式保证内容合法。平台积极发挥银行和第三方支付机构监管作用,对资金流动和使用场景进行有效监管。

  三、实践效果

  (一)实现知识产权价值数字化。通过“区块链存证+公证存证”实现知识产权在线快速登记存证,解决专利申请、版权登记、线下公证中存在的时间、成本和保密性问题。提供针对知识产权全生命周期的“确权-交易-运营-维权-融资”一站式服务,盘活了目前处于沉睡状态的大量知识产权资产,实现了知识产权的快速交易和流通,促进知识产权“知产”向“资产”的转化。自2020年10月中旬运行以来,平台签约合作机构超过1500 户,拥有在售专利近3万件,完成专利、版权等交易2.5万笔,累计交易金额超过7亿元,累计超过30万件专利在平台转化为数字资产。

  (二)推动知识产权融资交易。平台采用“专利/商标许可+技术支持+商业模式授权+投融资”的成果交易模式,为企业提供融资服务。企业在使用知识产权的同时,可以通过折价占股、抵质押、融资租赁、资产支持证券等方式获得投融资支持;也可将知识产权信托化,通过残值回收、利用跨地区的技术代差进行全球范围的无形资产配置进行变现或再投资。平台已为多家国外企业实现200 余个专利交易服务,交易金额2500余万元人民币。

  (三)实现知识产权专业化管理与保护。平台将企业商标、专利、软著、版权等知识产权进行信托化托管和管理,由市场化的专业机构提供运营管理、法律及交易咨询、侵权监控、维权处置等服务,实现专业的知识产权管理与保护。通过“社会举报-权利人甄选-启动维权-举报人分享侵权赔偿收益”,创新知识产权维权方式。

  四、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是在现有平台基础上探索与国际知识产权交易机构合作,在合法合规前提下逐步扩大知识产权国际化交流合作。

  二是根据真实交易数据,科学合理搭建知识产权价格评估模型,对交易行为提供合理化建议,及时识别欺诈、洗钱、虚假交易等违法行为。

  三是加大与金融机构合作力度,逐步完善金融产品体系,形成银行、保理、第三方支付机构等宽领域金融支撑。

  二、玄武区搭建

  劳动保障监察码上管理平台

  玄武区“掌上维权、‘码’上行动”劳动保障监察码上管理平台,按照“快捷服务、高效管理”的思路,通过“一码一平台”实现线上线下全方位、维权信息全要素、维权渠道全覆盖和服务企业全过程,做到投诉维权、企业服务和监察管理三位一体,方便广大劳动者投诉维权、企业提供法律服务和劳动保障监察业务工作的有序开展。

  一、案例背景

  玄武区作为中心城区,从产业构成来看,第三产业占比较大。区内企业劳动用工存在如下特点:劳动工期短、流动性大,部分小微企业内部管理松散,负责人法制观念较为淡薄,更多侧重经营效益,在人力资源管理上以节省人力成本为首要考虑,依法用工的意识不强,在劳动关系的管理上,存在着不规范、不合理的现象。此外,劳动者利益诉求也逐步从“底线型”向“增长型”转变,表达方式更为多元。

  结合区内中小微企业特点,区人社局以严格执法为宗旨,坚持维权与服务并重,形成多点合一的劳动保障监察工作体系,有效提高预防功能在劳动监察职能中的比重。

  二、主要做法

  区、街道、社区三级劳动保障监察分支或派出机构,依托“一码一平台”,科学的编制机构的设置、人员,形成高效、有序的劳动保障监察网络体系;满足了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的探索和建设,满足了劳动保障监察落实科学管理、风险防范,较好地解决了劳动保障监察监管被动的问题,帮助了劳动保障监察单位实现了对监管对象的动态化、信息化、全面化监管,有利于规范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管理制度、及时追究各种违法行为,做到了投诉维权、企业服务和监察管理三位一体。

  一码:指“掌上维权、‘码’上行动”二维码

  劳动者通过扫描二维码,进行农民工欠薪维权、劳动用工保障维权;企业扫描二维码,进行企业用工保障咨询和在线劳动用工风险评估。

  企业劳动用工风险评估系统目前正在测试中,一方面企业通过自评,能够掌握劳动用工法律,知晓自身经营中存在的劳动用工问题,并加以改正,另一方面,企业在自评结束后,相应信息及时反映到后台,方便开展针对性劳动用工普法,做到了企业自查、信息掌握和问题纠正三合一。

  一平台:指玄武区劳动保障监察码上管理平台

  按照玄武区街道、社区行政区划,对8个街道(园区)63个社区的工作人员,按照区、街道、社区三级设定权限,开展劳动保障监察工作。

  平台功能:结合劳动保障监察工作,根据当前实际工作要求,开发建设信息发布、码上维权、码上服务、码上管理、案件管理、法律法规、工作日记、系统管理八个功能模块。

  1.信息发布:发布、传达监察业务文件。区分工作动态、通知公告。

  2.码上维权:建设工程、举报入口、企业维权、投诉入口,其中建设工程、企业维权需在用户登陆后,方可进入,查看举报、投诉信息。处理投诉维权信息,分实现发、扭转、办理等管理功能。

  3.码上服务:区分企业咨询、咨询管理,企业劳动用工相关的法律法规的信息咨询。咨询管理需在用户登陆后,方可进入,进行信息回复。

  4.码上管理:维护在建工程项目和区内在营企业经营信息。区分建设工程、工程分包、新增工程、导入工程、企业管理、新增企业和导入企业,均需在用户登陆后,进行管理。

  5.案件管理:管理卷宗归档,需用户登陆。

  6.法律法规:区分案件解读、法律研究和条文管理。

  案例解读录入案例1699条,其中劳动用工656条、社会保险195条、工伤保险325条、劳务关系52条、工资案件174条和劳动解除274条,劳动监察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

  法律研究录入劳动、社保、工伤、劳务、工资和解除7类157条。

  条文管理录入劳动关系、社会保险、劳动监察和劳动仲裁相关法律法规874部,可以按标题检索法律法规,或按条文检索法律法规的任一条款,便于方便快捷查询。例如:按条文查询“办理社会保险登记”,显示了在多部法律法规中的27条查询结果。

  7.工作日记:记录监察员处理案件的相关流程。

  8.系统管理:区分通用字段、用户管理、修改密码、商业区域、街道社区和案由规定,需登陆后使用。

  三、取得成效

  目前,劳动保障监察码上管理平台实现了从管理服务到执法维权、从执法维权到普法用法、从普法用法到源头治理的积极转型,做到了线上与线下劳动维权服务的融合。

  1.保障农民工工资工作。目前,“掌上维权、‘码’上行动”二维码,已张贴在全区在建工程项目9100余名农民工的安全头盔上,且同步向全区在营企业推开,目前已收到32名农民工平台投诉,涉及欠薪金额120余万元,农民工的诉求得到及时处理,实现了投诉维权足不出户设计目标。

  2.劳动者维权。面向企业劳动者“掌上维权、‘码’上行动”二维码,正在向全区企业推送,目前接受劳动者投诉信息6条,已及时做出处理,并告知劳动者合理维权渠道和途径。

  3.企业服务。已在五个商业综合体开展了试点工作,取得较好的效果。同时,为进一步提升企业知法用工、依法管理的能力,玄武区开发建设企业劳动用工风险评估系统,旨在让企业自行评估,通过“风险评估-违法行为纠正-风险评估-违法行为纠正”的过程,帮助企业形成良好的劳资关系。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根据风险评估系统后台警示,对评估企业进行针对性劳动监察和普法宣传。

  三、秦淮区推行“一业一证”标准化改革

  2021年以来,秦淮区深入落实省市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部署要求,积极探索、先行先试,推动审批管理服务从“以政府部门供给为中心”向“以市场主体需求为中心”转变,率先在全市开展“一业一证”标准化改革,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创新活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要素支撑。

  一、案例背景

  按照现行市场准入制度,企业进入行业开展经营,需要向多个政府部门申请办理多张许可证。秦淮区自2020年下半年开始在“证照分离”改革基础上,试点企业生命周期“一业一证”改革,坚持以企业便捷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目标,优化再造审批流程,有效提升办事效率。但在运行过程中发现,企业在办证过程中存在材料多、手续繁琐的问题,且窗口工作人员无法对企业提供全面的指导,这正是市场准入准营联动的痛点、难点,极大束缚了企业自身的发展。为解决这个问题,秦淮区主动对标上海、山东等先进地区的经验做法,结合区情实际,集成各部门要求的行业准入条件、申请信息要素和材料清单,并进行颗粒化梳理,形成“导引式服务”指南,打造全市首个“一业一证”改革标准化区域。

  二、主要做法

  (一)聚焦准入准营,形成制度保障

  以行业为基础,以高频业态为出发点,梳理相关事项、申报材料、申报字段,形成申报清单,选择餐饮店等 25 个行业纳入《秦淮区首批“一业一证”改革行业清单》,线上线下同时向社会公布,对清单中涉及的28个审批事项403件申报材料进行颗粒化梳理,明确912个审核要点,汇编成册,形成“导引式服务”指南,为企业提供全面、标准的申报指导服务。同时对清单实施动态管理,做到“成熟一个、公布一个、实施一个”,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秦淮区“一业一证”改革实施方案》,明确工作小组、工作机制、工作流程等,让“一业一证”改革真正落地,实现由案例式跟办到常态化联办的转变。

  (二)创新服务模式,再造审批流程

  1、一窗受理,一次告知。整合窗口资源,优化窗口布局,在线下政务服务中心设置“一业一证”综合窗口,一次性告知申报要点及注意事项,企业只需到该窗口提交一次材料即可办理所有事项,实现综窗统一受理、后台内部流转、事项并联审批、汇总统一出件。

  2、联合勘验,联审联办。窗口预审所有材料、确认收件后,分发至各审批条线,由单个审批事项“串联”办理,优化为多个审批事项同步“并联”办理,形成一个行业一套统一的审核程序。各条线按照法定及承诺时限按时办结,审批结果证照汇总至综合窗口统一出件。对于需要现场勘验的事项,统一协调,组织联合勘验,整改意见当场一次性告知,整改情况一次性复查。

  3、一证准营,一码亮证。制作秦淮区“行业综合许可证”,将一个行业多个许可证合并为一张载明相关行政许可信息的行业综合执业证,标明经营者名称、行业类别、社会信用代码等标准信息,同时加载集成许可信息的二维码,实现行业经营许可信息一码覆盖,各行业主管部门对行业综合许可证予以认可。

  (三)聚合优势服务,开展政银合作

  充分发挥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南京秦淮支行网点覆盖率高、金融科技实力强、服务资源丰富的优势,探索推进“政务服务+金融+科技”合作模式,共同打造政务服务合作站点,借助银行网点的物理优势,针对银行客户、办事企业大力宣传“一业一证”惠企服务,提供政策解读、办理咨询、帮办代办及个性化的定制服务,不断延伸服务触角,打造“家门口的政务服务”,实现 “办事不出门、就近随时办”服务格局。

  (四)线上线下融合,提供多端服务

  在区级政务大厅设置“企业疑难问小秦”延伸服务专区,提供“一业一证”帮办代办等服务,解决办证过程中的难点问题。同时在“秦淮区亲企码”微信公众号上线“一业一证事项导引”模块,依托中国农业银行“掌上银行”APP,提供线上25个“一业一证”行业开办资料查询,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让企业充分感受到“互联网+政务服务”的便利性。

  三、取得成效

  “一业一证”标准化改革后,企业只需根据“导引式服务”指南到区级“一业一证”综合窗口或者银行政务服务合作站点,提交一次材料即可办理事项。以开办餐饮店为例,需要办理营业执照、消防安全检查、食品许可、排水许可多个事项,在“一业一证” 标准化改革后,企业提交一次材料即可办理上述所有事项,申请材料减少40%,审批时限压缩68%,减少了跑腿次数,加快了行业准营进程,持续提升了企业、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一业一证”标准化改革是秦淮区先行先试、率先探索的重要举措,其价值在于打破层级和部门壁垒,形成协同高效的审批服务模式,从“以部门为中心”的单个事项改革转向“以企业为中心”办成“一件事”的业务流程革命性再造,把优化营商环境真正做到企业心坎上,对增进市场主体获得感具有重要意义,为在全市范围持续深化“证照分离”改革、更好克服“准入不准营”现象积累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四、建邺区打造

  “政务+金融”一体化政务服务新业态

  政务服务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政务服务是否便捷高效,直接影响群众的幸福指数。近年来,建邺区努力打造“15分钟政务服务圈”,通过政银合作,延伸企业登记服务窗口,为企业开办提供银行网点“一站式”服务,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方便企业、群众就近办理相关政务服务和审批业务。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切实解决企业群众办事难的问题,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水平。

  一、主要做法

  融合政务服务部门和银行在服务体系、物理网点、终端渠道等方面的优势,打造“政务+金融”一体化政务服务新业态,让企业和群众办事创业更便利,实现银行网点与政务大厅“双向赋能”。深度对接合作,签订“政银联通”合作协议,共同梳理高频、便民利企政务服务事项,形成便民利企政务服务清单,联合政务服务部门和金融部门对专柜人员进行政务+金融培训,提高专区人员政务金融业务知识,实现一人解答问题和办理兼顾,群众办理业务更省心、更暖心、更舒心,营商环境更便捷高效。

  一是在政务大厅设置金融集市。将银行非现金业务服务窗口延伸至政务服务大厅,根据企业群众办理的政务事项,在政务事项全流程精准嵌入企业开户、代扣税款、便民缴费、电子银行签约等金融服务,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创业。实现业务办理最简化、流程最优化、时限最小化,系统梳理分析需要办理金融业务的政务服务事项,把与政务服务相关的金融事项集中在金融集市,与区内建设银行、浦发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设置“一站式”企业服务专区,打造“政务+金融”一体化政务服务新业态,让企业群众“一个窗口办成事”,有效填补了政务服务“一站式”服务中银行服务的空白。企业、群众可直接到金融集市现场办理银行业务,实现营业执照办理、公章刻制、银行开户、税务办理、社保业务、公积金业务“进一扇门,跑一次腿”。在金融集市,提供贷款政策咨询、企业及个人开户、代缴税款及保险、开通电子银行等非现金服务。

  二是在银行网点设立政务服务专区。在银行网点设置线下政务服务专区,将政务服务前移,为企业提供政策咨询、帮办代办、快速兑现等服务,极大地方便了企业群众办事,简化了办事程序,让群众少跑腿。对比政务服务与金融业务办理所需材料,凡是在银行网点办理金融业务提供的材料,办理政务服务事项不再重复提交,有效减少群众提交材料。在24小时自助银行布放政务自助终端,让自助银行网点化身“身边的政务大厅”,实现24小时金融+政务服务。让广大群众不用跑政务大厅,只需到就近银行营业网点即可办理政务事项,方便群众随时办、就近办,有效打通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

  三是接入“秒触发”政策服务平台。集成各项惠企政策,企业登录后,自动读取企业标签信息、法人信息等,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惠企政策的一键匹配、快速兑现。搭建一站式融资服务平台。区代办中心与金融机构联合成立助企服务团队,联合区内多家银行提供抵押快贷、创业贷、新研贷、苏才贷、苏知贷等多种信贷支持,对企业提供一对一金融服务方案。一站式服务一头联接有迫切融资需求的实体企业,另一头联接可提供融资产品的金融机构,一方面把金融服务送到企业手里,另一方面把企业融资需求送到金融机构手里,在贷款利率合法、合规和风险可控前提下,由政府出面协调银行,让渡收益,中小微企业可享受利率优惠,最大限度地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解决了“融资贵”问题。同时,在金融集市对各金融企业优惠政策进行展示,金融服务专员为区内小微企业进行政策匹配,提供专属产品。同时提供贷款便捷服务,实现线上申请、几分钟下款,手续便捷、随用随还、随用随借,解决了“融资慢”问题。

  二、取得成效

  一是深化“政银合作”,企业群众办事更便利。过去,一项业务的办理需要跑许多单位和窗口,如今,多部门信息数据整合编织成“一张网”,节约群众办事时间和办事成本。以开办企业为例,原来需要到市场监管局办理营业执照、到公安局进行刻章申请、到银行开户、到税务局领税控盘和发票、到社保中心进行社保开户、到市公积金中心办理公积金业务,至少需要跑六个部门,需要10天的时间才能办好,而现在通过一站式办理,一天之内办好所有事情,最快只需要3个工作小时,就可以完成开办企业所有业务,还可以免费领取4枚印章。2021年以来,全区新增市场主体28000余户。

  二是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企业群众办事更顺畅。坚持“重点项目、重点服务,重点问题、重点解决,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原则,千方百计破解制约项目推进的“瓶颈”,以服务企业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以企业全生命周期“一站式”服务专区为平台,梳理企业开办、准营、运营、投资建设、变更、退出等6个阶段办事需求,以链条形式优化整合分散在不同部门的关联事项,按照“一次告知、一表申请、一套材料、一窗受理、统一出证、一次办结”原则,编制《建邺区“一链通办”事项清单》《建邺区“一链通办”办事指南》,办理事项的依据、条件、程序、期限、办理方式、所需材料等要素在“一链通”专区进行一次性告知。将涉及办成“一件事”的多个部门、多个独立关联事项进行梳理合并,推动系统、部门、窗口之间流程并联实施、表格集成归并、材料共享复用、一次提交申报。对上线的“一链通”事项所涉及的175份申请表格、934套申请材料进行精简、优化、合并,形成21套独立申报材料,方便企业和群众一次阅知、一次填报,一次申请,确保企业群众办事少填、少报、少跑。

  三是推动政银资源融合,惠企政策享受更透明。推动政银企资源充分融合。在金融集市,每天通过电子屏滚动播放对企扶持政策和“高新进园保”金融产品,金融服务专员为感兴趣的企业匹配推荐合适产品,根据不同企业不同发展阶段匹配不同金融产品,有效满足企业融资需求。靠前摸排企业融资需求、及时跟进解决融资难题,代办员走访企业超1000家,梳理有融资需求企业218家,帮助制定融资计划表。变“不能贷”为“能贷”、变“贷得少”为“贷得多”、变“贷得慢”为“贷得快”、变“贷得贵”为“贷得便宜”。接入“秒触发”政策服务平台,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实现62条惠企政策的一键匹配、快速兑现。企业指标与相关政策完全匹配,且奖励方式和额度明确的,做到“免审即享”;企业指标与相关政策匹配度较高,但缺少少数材料的,平台智能提醒,实现“补充兑现”;企业指标和政策条件较为匹配的,详细列出企业获得更高层次兑现所需的资质标准清单,从而达到“提升兑现”;企业资料与相关政策完全匹配,在满足省市部门评审结果公布、奖补资金到位等条件后,实现“条件兑现”。现已实现7项兑现政策“免审即享”,60项兑现政策“补充兑现”。

  五、鼓楼区建立

  纳税服务“一口进一口出”机制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和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2021年以来,南京市鼓楼区坚持以纳税人为中心,始终把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作为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头等大事,积极完善营商环境相关工作机制,优化工作流程内部流转机制,着力打造高效优质的营商环境。

  一、案例背景

  税收一头连着国家,一头连着民心。过去,纳税人在办理税务业务时会出现在办税服务厅和税源管理科所之间“两头跑”“多次跑”“数日跑”“N个窗口来回跑”、纳税人办理税收业务排队时间长、办税服务厅现场等号时间填信息表等等问题。

  南京市鼓楼区税务局通过压减税费服务时间、推行个性化智能化服务、加强办税厅现场管理等举措,提升网上办税缴费质效,强化线下税费服务兜底,全面梳理各类事项清单和操作流程,多项举措化解纳税人“两头跑”“多次跑”问题,建立形成“一口进、一口出”运行机制,优化税收营商环境,不断提高纳税人缴费人体验感、获得感和满意度。

  二、经验做法

  (一)建立机制,厘清事项

  鼓楼区设置解决纳税人缴费人“两头跑”问题的工作专班。由区局一把手担任组长,各业务职能科室负责人担任组员。组织专班团队对283个办税缴费事项逐一梳理,其中包括已全部在办税厅全流程流转及已同城通办事项217个(包含咨询和辅导事项);根据现有政策规定,由上级单位或者外部单位审批类事项6个;根据总局最新政策已取消事项2个。区局对剩余58个事项在2021年10月底前分二批全部纳入“一口进、一口出”办税机制,确保283个事项100%全部在鼓楼纳服条口扎口管理。

  (二)人员前移,业务前置

  鼓楼区税务局拟定《解决“两头跑”事项工作方案》,并从7月起正式施行。在纳服科设置纳服工作配套组,选优配强12名税源科所干部组成调核查组,派驻在办税服务厅,将增值税发票核定调整转人工,代开增值税发票业务转人工,增值税申报“一窗式”比对异常处理等9个事项(鼓楼区税务局高频事项)列入第一批调整事项,前置至纳服配置工作组完成,9个高频事项业务量占58个需前置业务量的67.3%;将一般注销(转约谈)、留抵退税、进项税额迁移等49个事项列入第二批调整事项,业务量占58个事项业务量的32.7%。此外,配置纳服配套工作组约谈室,采取团队化运作的方式集中专业化处理现场约谈、即时办结或流转,简化流程,涉及多部门的业务,采用《工作联系单》的形式内部流转、实化便利举措。

  (三)压减环节,集约流程

  成立多个工作团队,扎口处理所有线上线下纳服事项,特别是纳服工作配套组。为保障工作组业务团队工作顺利开展,业务事项顺利切换,区局各部门通力合作,紧密配合,在测试环境中进行多轮试验,保证业务流程处理全覆盖。同时配备约谈室,采取团队化运作的方式集中处理现场约谈、即时办结或流转,形成了“任务统筹推送,一个主体执行,一个口子对外”的工作模式。

  (四)智慧办税,提升效能

  推进营商环境最佳体验区建设,加强办税厅现场管理,创造性解决纳税人缴费人“两头跑”事项,积极打造智慧办税厅,提升线下服务效能,发挥其作为办税厅总枢纽作用。

  疫情期间,为避免人群聚集,鼓楼区积极推行“不见面”“非接触式”办税缴费,持续压减税费服务时间,推行个性化智能化服务,推行电子专票试点网格化服务工作,加强纳税申报集成,借助增值税纳税申报“一表集成”辅助系统,以增值税发票信息为核心,依托多个征管系统数据库,高效集成整合数据资源,自动生成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实现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大部分申报数据“零录入”,大幅缩短纳税人申报准备和办理时间。同时通过“一表申报、同征同管”实现增值税、消费税及附加税费信息共用,提高了申报效率,便利了纳税人操作。

  另外,对现有导税台进行改造,扩展为5个窗口,发挥其作为办税厅总枢纽作用;优化线上体验专区、自助体验区、填单辅导区等功能区域设置。构建“领导值班、业务咨询团队值班、值班长”三维值班体系,确保现场办税特别是大征期办税平稳。

  三、取得成效

  “时间就是金钱,对于我们企业来说,时间是非常重要的成本。”南京某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张先生表示,“现在我们申报、发票增版增量都是‘一站式’的,避免了两头跑,真是越来越方便了!”

  自纳税服务配套组成立以来,鼓楼区税务局统一审核标准和口径,规范业务操作流程,2021年共受理股权转让约700户、发票核批约3000户、代开增值税发票转人工业务约200户、增值税申报“一窗式”比对约75户、纳税信用等级复评约60户,办税效率提高了30%,如信用等级复评、修复业务由3个工作日压缩至1个工作日完成,代开约谈业务由4.5个工作日压缩至1.5个工作日处理完毕,纳税人反响良好,有效解决纳税人“两头跑”问题,实现“一站式”“一次成”。

  六、栖霞区创新推出

  “无感审批——免申通”服务

  为进一步深化“证照分离”改革,栖霞区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以更快更好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创业为导向,以企业群众办事“感受度”为出发点,在全省首推企业登记“无感审批——免申通”服务,变被动审批为主动服务,推动政务服务模式重塑,提高政务服务智能化、精细化水平。

  一、经验做法

  (一)问题导向,先行先试

  栖霞区积极回应企业关切,围绕企业变更营业执照后仍需向税务、人社等多个部门重复申请变更法人、住所和注册资本等问题,探索优化审批服务的创新举措,将企业登记业务延伸到各个关联部门,推出“无感审批——免申通”服务。按照先易后难、稳步推进的原则,选择申请材料较少、信息共享程度较高、流程相对简单的事项为突破口,梳理确定税务、道路运输等业务作为首批“无感审批”试点事项清单。区行政审批局、税务分局、交运局等部门,确定联动工作方案,建立业务科室工作联系机制,成立由行政审批局牵头,各审批业务窗口人员参与的工作专班,负责企业申请材料流转、受理。

  (二)优化流程,全程无感

  针对确定的首批试点事项清单,全面梳理整合事项办理的设定依据、所需材料、受理标准、审批条件、办理流程、办理时限等要素,按照能减则减、能合则合的原则,合并、精简、优化涉及多个办理事项的材料、表格,整合成“一张表格”“一张材料清单”,将企业群众办事所需要的基本信息材料一次收齐,变“多次填表、多次提交”为“一次提交、多次复用”。

  企业在完成商事登记后,工作专班人员依托政务信息资源归集和共享,确定业务逻辑链条上需要办理的审批业务,实现对企业群众办事需求的精准预判。通过数据内部流转等方式组织相关部门审批人员进行并联审批,办理结果通过文件专递送达服务对象,需回收旧证的,由快递公司送件时回收旧证并及时交还审批部门,费用由政务服务中心承担。整个过程由专班人员全程代办,企业无需申请、无需提交材料、无需来回跑腿,全程可查可追溯,让企业群众在“无感体验”中就能办成事,真正实现从被动审批向主动服务转变。自2021年实施此项创新以来,截止目前办件量为1110余件。

  (三)数据赋能,精准服务

  在政务信息数据共享互信互认的基础上,通过信息化技术手段,实现对企业群众办事需求的精准预判、定向推送和智能处置。一是在栖霞区不见面审批3.0平台上自主研发“小餐饮自主备案系统”“预包装食品销售自主备案系统”“企业刻章备案管理系统”等业务信息系统,将商事登记信息自动推送到上述相关业务系统并智能完成备案信息登记、变更;二是利用栖霞区“互联网+监管”平台,将商事登记信息推送到税务、人社、公安、交运等部门,由部门在后台将涉企相关登记信息同步更新,企业全程无感。

  二、经验启示

  “无感审批”有助于政务服务模式重塑。“无感审批”是政务服务过程中政府“供给侧”的流程再造,实现了政府由“被动审批”向“主动服务”的转变,提高了政府施策的精准化、定制化和个性化,让企业群众享受到“私人订制”式的贴心服务。

  “无感审批”强化了服务过程“无感体验”。通过服务提示定向推送、申报材料自动共享、政务快递双向跑腿,企业群众全程无需主动申请、无需提报材料、无需来回跑腿,“不知不觉”中即可办成事。

  下一步,栖霞区将深化系统互通、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不断规范完善“无感审批”服务流程,逐步拓展实施范围,将服务链条向人社、银行、公积金管理等部门延伸,成熟一批公布一批,将更多事项纳入“无感审批”范围,用“无感审批”让企业体验“有心服务”,将优化审批服务进行到底,以优质的营商环境助推全区高质量发展。

  七、雨花台区首创“及时雨”

  政策直达平台实现惠企红利“免申即享”

  近年来,国家层面多次提出“鼓励推行惠企政策免申即享”“财政资金直达”,2021年市委1号文也明确提出“建立精准推送、主动服务的‘秒触发’政策服务系统”。雨花台区聚焦惠企政策落实中存在的政策散、流程繁、环节多、到账难等“中梗阻”问题,在全市率先发布基于人工智能和交互云技术的“及时雨”政策直达平台,探索全流程一体化“即申即办”“免申即享”服务模式,实现了“让政策找人、让数据匹配、让资金直达”。

  一、案例背景

  2020年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和错综复杂的发展形势,国家和省市相继出台了有关文件,对加强市场主体服务、推进惠企政策直达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支持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让资金流向群众希望、企业期盼的方向和领域。2020年9月,南京市政务服务系统开展“宁满意企业加油站”活动,收集来自全市多家企业的意见,其中反映最多的问题是虽然政府出台大量惠企政策,但是对企业来说仍然存在“查询不方便、理解不准确、申报不熟悉、兑现不便捷”等实际困难。为了让惠企利民资金精准、高效直达企业,南京市按照统分结合、试点先行的原则,构建惠企政策直达机制,启动“宁企通”惠企服务平台建设,雨花台区因近年来惠企工作成效明显,成为第一批试点区。

  开展试点以来,雨花台区针对惠企资金政策散、流程繁、环节多、到账难,企业对政策不熟悉、线上渠道不通畅等政策兑现问题,通过人工智能和交互云技术,依托大数据,构建“及时雨”政策直达平台,全力推进惠企政策高效直达。

  二、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平台聚能、政策找人,惠企政策精准推送

  为进一步提高服务企业效能,雨花台区“及时雨”政策直达平台探索提供一站式“政策找人”服务,让科技企业既能专注研发,又能及时享受政策红利。

  一方面,政策文件“颗粒化”处理,提高政策发布精准度。汇聚全区各类惠企政策,根据惠及条件和范围进行颗粒度梳理,拆解为多个可单独申报的政策事项数据库,将惠企政策细化为可查、可阅、可办的标准化事项;根据政策奖补的行业、范围、层级、对象为每份政策编制标签,标签内容与企业库标签一一对应,为政策精准推送提供数据基础。另一方面,平台推送“便利化”操作,提高惠企政策知晓度。企业只需一次登录,即可通过三条路径享受“政策找人”服务:一是“政策超市”精准搜索路径,企业可在线查阅到政策文件、申请条件、办理部门、办理时间、所需材料、咨询服务电话等最新、最全面的惠企政策信息;二是申请订阅精准获取路径,企业可通过加入平台企业库,订阅“个性化服务”,实现系统自动匹配、精准推送相关政策信息;三是企业画像式分析推送路径,深入分析不同类别企业的多样化需求,对平台企业从行业类型、性质规模、税收信用、企业特性等维度进行精准画像,为每家企业量身配置政策推送信息,实现扶持政策推送精准、有效。目前,平台入库企业1.6万余家,全区覆盖率约52%;涉软企业3300余家,覆盖率近100%。

  (二)优化流程、数据匹配,审批服务即申即办

  针对企业申报奖补事项时存在的跑多个部门、交多份材料和办理环节多、周期长、办理慢等问题,“及时雨”政策直达平台进一步简化审批流程、精准匹配数据,实现企业奖补“免申即享”“即申即办”。

  一方面,数字赋能,实现全流程线上审批服务。加强集中审批服务,将财政奖补纳入政务服务系统,进一步优化申报流程、精简审批环节,将政策发布、申报受理、事项审批、支付发放等全流程纳入平台。对于“即申即办”政策事项,申请人通过实名注册、网上申请、上传申报材料并承诺材料真实性的方式办理事项,审批部门在申报材料齐全的情况下,即时通过平台流转办理,并将结果及时通知申请人,实现“一套材料、一次告知、一网通办”,办理环节、办理时限均可减少一半以上,申报材料减少四分之一。对于“免申即享”政策事项,由政府部门主动发起,通过大数据信息共享、分析和抓取,符合条件的企业免予申报、直接享受政策。

  另一方面,智能应用,实施数字化匹配云端服务。平台充分运用AI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化手段,不断完善已注册企业信息,形成与政策对应的企业标签,并对企业之前申请的奖补事项综合进行大数据匹配;研发移动端服务功能,企业或个人可在手机端实现各类奖补政策在线申报,联合区内人工智能企业,上线“7×24小时”虚拟政务服务机器人“小雨”,其具备AI大脑学习能力和人机交互能力,通过给企业“画像”、大数据分析匹配,精准推送信息,为企业提供“不打烊”政务服务。

  (三)主动服务、公开透明,奖补资金高效直达

  “及时雨”政策直达平台,通过政府部门主动发起、抓取数据、在线分析,精准高效实现惠企政策“免申即享”。

  一方面,转变服务方式,政策事项分类实施。为实现奖补政策资金的便捷兑现,平台推出“免申即享”“即申即办”的资金直达服务,通过政府部门信息共享等方式,让符合条件的企业免予申报、直接享受政策,对于确需企业提出申请的惠企政策,合理设置并公开申请条件,企业只需一次申报、全程网办、快速兑现。目前,“及时雨”政策直达平台已上线61项惠企政策事项,其中,“免申即享”政策13项,包含新四板挂牌奖补、企业上市奖补政策等;“即申即办”政策48项,包含上市企业再融资、软件人才综合补贴等。

  另一方面,改变拨付模式,资金直达公开透明。将奖补资金拨付模式由审核制变为预拨制,按照“实时响应、限时反馈、分级支付、保障到位”要求,奖补资金直达企业账户。对于“免申即享”政策事项,系统自动匹配企业免予申报,直接享受政策;对于“即申即办”政策事项,企业可通过平台跟进审批过程,精准查看从申报到资金拨付各环节的审核信息,兑现过程全留痕、可追溯,审批结果网上公示,办理流程和兑现结果公开透明。4月7日,平台成功兑现首条“免申即享”“新四板挂牌奖补”事项。该事项由平台主动获取江苏股权交易中心发布的2020年新四板挂牌企业名单后,结合大数据分析技术抓取符合条件的企业,提供至相关街道初审,再由区金融监管局复核,最终确定44家企业,区财政局通过平台将每家10万元奖补资金直接拨付到相关企业。6月初,平台“领军型软件规模企业奖补”“软件人才专项补贴”等23个“即申即办”事项开放申报,1512家企业进行申报,645家通过审核,兑现资金1.679亿元。截至目前,平台累计公示50多项奖补项目的办理结果,资金3.90亿元,受益企业1436家。

  三、经验启示

  雨花台区“及时雨”政策直达平台实现了惠企政策的高效兑现,为全市建立健全“即申即办、免申即享”服务机制作出了有益探索。

  一是坚持以企业需求为中心创新服务理念,推动政策红利全面释放。近年来,雨花台区坚持聚焦创新名城建设,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陆续出台一系列惠企政策,构建起“普惠、进阶、专项”的阶梯式、全周期扶持政策体系。然而实践中,对政策“不知晓”“不理解”“不会办”“申报手续繁琐”等问题也困扰着大部分企业。针对这些问题,该区聚焦区域数字经济特色,坚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即申即办、免申即享”为目标,以“一站直达”为标准,设置主题场景、简化审批流程、自动匹配数据、主动靠前服务,打造了全流程一站式政策直达平台,助力惠企政策知晓率和兑现率双提升,让政策红利快速转化为企业发展的动力、市场发展的活力。

  二是坚持以政企共赢为目标搭建快速通道,推动企业服务提速增效。各类惠企政策往往涉及多家部门,并且每年的申报条件、奖补标准会根据实际情况动态更新,保持部门间的协同合作、企业和政府间的信息畅通是落实惠企政策的重要保障。“及时雨”政策直达平台,搭建了一条信息高速通道,政府部门通力合作,充分整合、一站汇聚各类惠企政策,制定导引式办事指南,形成标准化办理事项;企业只需一次登录、一键查询,便可知晓政策、自主申报、跟踪进度,通过流程再造、数据协同、自动匹配,进一步减少环节、减少材料、减少时间,实现即申即办、免申即享,让企业心无旁骛谋发展,实现政企双方互利共赢。

  三是坚持以数字赋能为路径探索全新机制,推动政策兑现一键直达。雨花台区借助区域软件与信息服务业集聚发展的优势,运用人工智能和交互云技术,以智能化手段推动智慧化管理,进而赋能企业壮大、经济发展,是数字化政务服务的全新探索实践。“及时雨”政策直达平台实现“全流程、一键通”,根据网上企业登录的信息,大数据精准分析,政策自动匹配到符合条件的企业;探索“预拨付、直接达”,扶持资金直接拨付至匹配成功的企业,实现政策兑现“免申即享”;承诺“全时空、不打烊”,打造虚拟政务服务机器人“小雨”,为企业提供实时服务。该平台由区内企业硅基智能(培育独角兽企业)、中科创达承接研发运营,既是对企业创新发展的大力支持,也是鼓励企业面向市场需求积极开发应用场景的有益探索。

  八、江宁区构建“五位一体”

  调处平台开创“和谐共治”良好局面

  一、案例背景

  近年来,劳动人事争议案件数量持续处于高位,但由于劳动者维权、劳资矛盾处理的部门和机构较为分散,导致劳动者维权难、慢,劳资矛盾“分庭而治”等现象。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重要论述精神,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实现劳动人事争议化解机制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江宁区在原有“人社+法院”劳动争议联调制度基础上进行总结和创新,建立“五位一体”劳动人事争议调处平台,集人社、工会、司法、法院四个部门的法律咨询和服务、人民调解、行政调解、仲裁调解、司法调解(法院)五个职能为一体,合署办公,为劳资双方提供高效便捷服务。

  二、经验做法

  一是以“一站服务”为驱动,打造劳动人事争议调处新格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理念建平台、融职能、增合力,为当事人提供“一站式”贴心服务,破解劳动争议处理“分庭而治”的“困局”。由人社部门牵头,依托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工作平台,科学整合区总工会、司法、法院以及劳动监察、仲裁委员会等部门职能,探索建立以调解、仲裁、诉讼、劳动保障监察、法律援助为基础,多方力量有效参与,线上线下融合贯通,具有自身特色的“五位一体”劳动人事争议联合调处中心。联调中心现有工作人员44名,由区人社局1名副局长牵头总负责,劳动监察、劳动仲裁和人民法院民一庭整体进驻办公,司法局、总工会派驻工作人员或采取购买服务方式聘用专业人员驻点值班和调处。联调中心内设司法人民调解工作室、法律援助工作站、工会法律服务站、劳动监察、劳动仲裁、人民法院等立案窗口,制定工作流程,向当事人提供劳动法律咨询(工会)、人民调解及法律援助(司法)、监察行政调解(人社)、仲裁调解、司法调解(法院)工作人员名单、申请调解的程序和要求等服务事项,在当事人向工会咨询、监察投诉等初始阶段,即可申请调解组织介入调处,同时承诺15日内办结,真正将“一站式”服务落到实处。

  二是以“一套机制”为支撑,创造劳动人事争议调处新优势。建立健全制度体系,保障联合调处中心高效、规范、有序运行。“一个枢纽”强调度,设立平台运行中心,发挥关闸分流、把关定向的作用,突出加强对基层调解中心指导。对符合仲裁确认条件的调解协议及时出具仲裁调解书,为调解组织依法履职提供法律程序上的支持和保障。“四张清单”明事项,梳理涵盖15个服务事项的服务清单和三个步骤三个流向的流程清单,让当事人“一看就明白”,不跑“多头路”;制定出台10项工作责任清单和“六不准”负面清单,严明工作纪律,提升服务质量。“七项制度”促长效,建立定期联席会议、快速应急反应、案件信息共享、联合业务培训和案例研讨、多元经费保障等七项制度,确保联调中心高效规范运行。在江宁区先行先试经验基础上,南京市人社局牵头印发了《关于推进全市劳动人事争议联合调处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试行)》,对全市劳动人事争议联合调处中心建设作出部署安排,为联调中心制度机制建设进一步明确了目标和要求、提供了重要政策支撑。

  三是以“一体通办”为牵引,塑造劳动人事争议调处新质态。坚持“调处力量往一线沉”“调处资源往线上搬”,加强调处平台一体化、信息化、标准化建设。搭建实体调处网络,推动10个街道、3个园区成立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村(社区)建成211个调处服务中心(站)、300人以上企业建立基层调解组织,形成覆盖社会、遍布单位、服务全体劳动者的四级相互衔接、快速响应的劳动争议调解网格体系,推动就地、就近、快捷处理劳资纠纷。用好在线调处平台,依托全国劳动人事争议在线调处平台和江苏省线上调处平台,将调解信息化触角延伸到街道、社区一级,试运行线上调解和仲裁庭审,推出电话调解、微信在线调解和开庭服务,高效化解案件,减少积压情况。推进线上线下融合,通过定期联席会议、信息共享机制等途径,有效整合线上、线下以及12345、12333、信访等涉及劳动人事争议信息,形成一有“舆情”就“一呼百应”“迅速调处”的响应机制。同时,按照“简单矛盾线上调处、单一问题归口办结、‘疑难杂症’联合会诊”的思路,分工负责,分流调处,确保纠纷化解不拖延、案件办理不积压。

  三、取得成效

  调处平台建立以来,南京市江宁区按照“预防为主、调处一体、资源整合、部门联动”的工作思路,探索创立“五位一体”劳动人事争议调处平台,实现劳动人事争议化解机制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调处平台后更名为劳动人事争议联合调处中心,通过健全内部管理制度,打造争议处理闭环,融合部门工作职责,推出“一窗受理、分类办理、联动调处”的工作模式,联合调处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联调中心运行以来,累计接待来访群众15.7万人次,受理各类劳动争议近9万件,案件调处成功率达74%;受理法律援助案件7811件。

  2021年9月28日,联调中心多元化解劳动争议机制经验做法被人社部列入第一批劳动人事争议预防调解工作特色做法,并向全国推广;11月底,联调中心获得江苏省级金牌调解组织称号。

  九、浦口区开展建设项目

  “竣工即验收(交付)”改革

  浦口区行政审批局探索工程建设项目简化验收流程、缩减交付时间的方法路径,通过集成再造竣工验收全阶段,实现了环节事项化、材料清单化、流程可视化、效能数据化,大大提升了竣工验收效率,成为工程建设领域改革的“新样板”。

  一、案例背景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9〕11 号)文件,将工程建设项目验收事项归为竣工验收阶段并实施联合验收改革举措。实践中,浦口区发现诸如拆迁安置房、基层卫生服务中心、中小学校等民生类项目对验收效率和交付时间有较高要求,但此类项目建成后交付时间短则三个月、长则超过一年。另外,由于竣工验收阶段行政权力事项、市政公共服务事项、中介服务事项繁杂交织、环环相扣,缺少清晰明确的运行流程容易造成联合验收改革流于形式、效果不张。

  2021年,省建改办下发《关于做好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深化工作的通知》(苏工改办〔2021〕1号),提出“优化联合验收”的工作任务。《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政策100条》(宁委发〔2021〕8号),也提出“进一步强化验收服务、整合优化竣工验收流程、简化竣工验收程序,提高项目竣工验收效率和便利化程度”的具体要求。为落实上级改革任务,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成效,不断优化验收流程、缩减交付时间,切实推进重大民生实事工程早日投入使用,浦口区行政审批局启动实施工程建设项目“竣工即验收(交付)”改革工作。

  二、主要做法

  1.优化既有验收流程。从提升工作效率、缩减验收时间出发,重新构建报验流程。主要是将建设单位组织五方主体质量竣工验收与政府部门联合验收合并实施;将消防竣工验收纳入联合验收内容,与规划核实、质量验收并联实施;将城建档案验收后置于项目竣工备案后三个月内完成,不再作为规划核实、竣工备案前置要件;取消电梯等特种设备使用登记现场验收,根据专业机构检测结果实施备案。

  2.实施融合监管模式。进一步强化施工过程服务,突出事中监管,简化事后验收。将建筑质量、人防、消防等过程监管融合,由原来3家单位监管变为委托区质监站实施“一站式”统一监管,进一步规范监管方式、抽检频次以及内容,改革后对工程质量监管要求和验收标准没有降低,以确保工程质量。通过融合监管,建设单位由原来三次申报变为一次申报,质量、人防、消防监管共性材料压缩17件,压缩比率超过25%。

  3.构建全流程报验平台。搭建覆盖竣工验收阶段全流程的报验平台,将政府部门联合验收、市政公用服务部门验收接入、建设项目实施进度、中介企业(测绘相关)服务全流程上网运行,从建设工程“基础施工、主体施工、验收准备、联合验收、竣工备案(交付)”五大阶段跟踪各部门响应时间和办理效率,对各职能部门、中介服务企业验收服务时间进行限时管理,督促供水、供电、供气、通信等行业单位加快办理各项接入服务。

  4.建立协同服务机制。以行政审批局为牵头,会同城建、规划、供电、供水、供气等多家单位形成“1+N”高效服务体系。一方面,突出服务靠前,在流程中设立“验收准备”环节,各涉改单位主动对试点项目开展咨询辅导,帮助企业提前整改影响验收通过的具体问题,节省后期验收时间;另一方面,突出问题化解,定期召开试点项目协调推进会,共同研判验收计划及存在问题,做到及时掌握动态、协商研究路径、实时解决问题。

  三、取得成效

  一方面,全面梳理竣工验收阶段各审批事项、市政公用服务事项及中介服务环节。经过多轮次研究磋商,减少2个环节事项、压缩46件过程性材料,并最终形成“竣工即验收(交付)”改革19项事项清单和98项材料清单;另一方面,根据工程建设特点将竣工验收阶段细分为“基础施工、主体施工、验收准备、联合验收、竣工备案(交付)”五大环节,开发建成“浦口区竣工即交付综合管理平台”,实现了全阶段环节事项化、材料清单化、流程可视化和效能数据化,形成“一家牵头、并联审查、限时办结、全程在线”运行体系,对推进改革落地奠定技术基础。

  重点选取22个学校、医院、保障性住房等对交付时间有特殊要求的民生项目,建立“竣工即验收(交付)”改革项目库。实行“一项一档、专人负责”工作机制,动态跟踪每个项目运行阶段、实施情况,从而科学排定联合验收时间和竣工备案节点,确保试点项目按照改革模式有计划、有节点推进实施。截至目前,已成功召开星甸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3个项目现场联合验收会,南一村二期保障房、余家湾一期保障房等9个项目完成竣工验收备案并投入使用,从项目完工到实现竣备平均耗时22天,验收效率提升70%。

  十、六合区创新推出订单融资法律产品

  一、案例背景

  (一)中小企业融资难现状及成因

  我国对企业的贷款品种较为单一,大部分为固定资产贷款,尤其是体现在住房贷款,即更多接受用住房抵押为企业经营贷款,一般情况下,厂房抵押贷款比较难,应收账款质押贷款和信用贷款几乎不使用。此种情形,导致中小企业只能拿其持有的住房进行贷款,但该种贷款额对于企业生产而言,金额极其有限,解决不了企业运转过程中的资金需求,这严重阻碍了中小企业的发展。

  (二)银行在企业信贷方面顾虑

  银行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要求严格,且能接受的担保方式较为单一,中小企业自行提供质押的应收账款往往质量不高,极容易导致贷款逾期,变成不良贷款。在银行现有的贷款政策下,若出现不良,发放贷款的客户经理将会被追责,这直接导致客户经理会规避风险,采用最容易变现的抵押物,规避不容易变现的厂房抵押物及容易出现极大风险的应收账款质押贷款、信用贷款。

  (三)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指示精神

  2019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令《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明确指出国家鼓励和支持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降低中小企业综合融资成本。2021年4月,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印发《关于2021年进一步推动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通知》,要求完善科技型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综合运用金融科技手段和信用信息资源,增强银行业金融机构“能贷会贷”的服务能力。

  基于如上背景,六合区司法局联合江苏苏尊容大律师事务所创新推出订单融资法律产品,将法治规范嵌入“订单融资”全过程,有效打通银企对接“中梗阻”,为中小企业发展注入金融活水。

  二、经验做法

  (一)信用共建,让企业贷款“有保障”

  推动政府、企业和金融机构协调联动,合理设计融资架构、全程嵌入法律服务,形成信用共建、风险共担的融资闭环,将单个企业的可能风险转变为以订单为纽带、多方参与的可控风险。一是组建专业团队“摸底细”。由区司法局牵头,组建“订单融资”项目服务团队,对订单合同的真实性、企业运营状况、法人信用等进行调查把关,合理评估企业融资风险,出具专业尽职调查报告,为企业信用“背书”,有效破解中小企业普遍资信缺乏、抵押缺乏的融资“痛点”和金融机构不愿贷、不敢贷的融资“难点”。二是全程跟踪指导“堵漏洞”。除了绘好贷款前的企业“风险画像”,还对整个融资过程、交易流程开展跟踪服务,进行专业的法律风险把控,及时向企业、银行和担保机构等提示法律风险、提供相应对策,切实降低企业经营风险,提升银行“敢贷愿贷”的内生动力,打通“订单融资”有效落地的关卡。三是设置补偿资金“兜风险”。留存一定比例的法律服务费用,作为风险补偿资金,一旦出现不良贷款,除去金融机构承担的一小部分,剩下的全部由资金负责收购,有效降低融资风险和贷款不良率。去年下半年以来,先后与6家融资银行和国有担保公司建立合作关系,累计为中小企业提供“订单融资”服务20余次,发放贷款金额超过9000万,未出现1例不可控风险。

  (二)资源共享,让企业融资“有渠道”

  统筹线上线下各类资源,打造便捷高效的融资服务平台,开放共享“订单融资”参与各方信息,让企业融资渠道更畅通、更便捷。一是开发线上平台“掌上办”。开发“订单融资”业务系统,融合国有企业、小微企业、银行、律师事务所、担保公司五大端口,实现各端口间材料快速审核流转、信息高效传递直达,企业下载手机APP即可一键办理融资业务,既节约审核时间,又方便进度查询,目前已投入试运行。大力推进政务云平台建设,进一步打通银行与政府、政府各部门之间数据信息的壁垒,建立企业数据库,通过信用信息归集共享,让信誉良好、资产优良、成长性好的企业率先进入银行和投融资机构视野,实现“实时发布、快速对接、贷得放心”。二是开通线下窗口“直接办”。在区市民中心成立优化营商环境法治服务中心,开设全市第一家企业服务专区,打造集“政策集中咨询展示、法治服务、普惠金融”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平台,企业只要进“一扇门”便可办理包括“订单融资”在内的金融贷款业务。此外,企业也可以通过直接上门或者快递方式将融资材料递送至律师事务所办理,最大限度满足企业融资申请需求。三是开展上门走访“在家办”。召开“订单融资”法律服务产品推介签约会,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提高产品知晓率。依托区工信局“打造企业身边银行”、工商联“万所联万会”等金融服务活动,搭建银企沟通合作交流平台,定期上门走访企业、宣传“订单融资”法律产品,为符合条件且有需求的企业现场办理“订单融资”,将金融活水“贷”到企业身边。年初,1家科技型中小企业遇到资金周转问题,相关部门走访时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及时跟进,短短两周就为其办理“订单融资”50万元,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

  (三)制度共创,让企业需求“有回应”

  多部门、多层次协商,建立完善“订单融资”法律服务制度,规范融资流程、减少审批材料、放大政策叠加效应,形成服务企业全生命周期的长效机制。一是在审批流程上做“减法”。持续优化审批流程,去繁就简、去冗就短,最大程度简化订单融资申请材料,实现企业只需提交企业基本资料及订单资料即可申请融资,企业从提交材料到贷款下发只需五个流程,5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批、3个工作日内贷款即可到账,有效避免企业因审批流程冗长而耽误生产,切实为企业运转提速增效。着力降低融资成本,包括贷款利率、法律服务费用在内,将整个贷款成本控制在8%,远低于过去中小企业融资成本,真正让企业得实惠。二是在惠企政策上做“加法”。将“订单融资”纳入全区金融服务体系,有效整合区“稳企4条”“人才10条”等惠企稳企政策,充分发挥政策的叠加效应和综合配套效益。全力推进惠企政策直达,梳理金融惠企政策清单,通过后台大数据分析比对,自动筛选出符合条件的企业,精准推送融资产品和政策,变“企业找政策”为“政策找企业”。仅8月疫情期间,通过线上摸排,就为30家企业推送了普惠银行服务,放贷近1亿元。三是在优化服务上做“乘法”。召开“订单融资”法律服务产品推介签约会,根据不同行业领域,有针对性地推介融资需求项目,引导推动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创新金融信贷产品、开辟融资“绿色通道”,全力保障金融服务高效畅通。

  三、取得成效

  订单融资法律产品缓解了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促进企业发展,扩大就业机会,拉动地方经济发展;弥补了我国目前银行贷后管理不到位的弊端,减少银行不良贷款,挽回银行经济利益;提高中小微企业的法治意识,规范企业运营机制,建立和谐的市场竞争环境。

  继该服务项目被评为全省企业全生命周期公共法律服务产品一等奖后,1月份中央一套晚间新闻报道了“订单融资”法律产品在法治服务产品中的创新和成效。近日,新华社客户端及新华每日电讯以《南京六合:法治创新缓小微企业融资难》为题再次对订单融资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成效做了充分肯定,并编入2021年12月8日第47期《内参选编》、2021年12月13日第48期《新华社·江苏 要情动态》供各级领导参考。

  1-10月份,全区新增各类市场主体16735家,同比增长46%,重点企业总产值保持高位增长,规模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26.3%,高于去年同期15.6个百分点。

  四、未来计划

  1.完成线上平台的开发、运行。基于线下产品的经验积累,该产品未来将开发线上服务平台(现已完成初步开发,处于内部测试阶段),如果该平台(包括但不限于APP)上线成功,则中小企业提交材料、银行审核均可以通过该线上平台进行衔接,并辅助软件系统,大大提高中小企业、银行的工作效率。该线上平台的开发商为现阶段国内最大的银行软件开发商。

  2.进一步扩大订单融资贷款的范围。基于前期法律风险控制的经验积累,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进一步扩大核心企业的范围。包括各级开发区发展良好已达到中等规模的企业,也可进入核心企业名单,为其上游企业提供订单融资服务。

  十一、溧水区推进

  新生儿出生“一件事”改革

  一、案例背景

  “一件事”改革是将企业和群众需要跑多个部门、经多个环节办理的高频关联事项进行整合打包,实现“一套表申报、一个窗受理、一次性办成”。由于“一件事”改革涉及到的多个条线系统互不贯通,各地普遍采用的做法是综合窗口受理、线下人工流转,或者是另外新建一个连接各相关职能部门的新系统,导致了审批效率低下、新建系统多且成本高昂、部门信息数据安全没有保障等多种问题,是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掣肘、阻碍。

  溧水区在深入开展“一件事”改革的过程中,发现新生儿出生后,为办理出生医学证明、接种凭证、身份证(户口簿)、社保卡等各类必要手续,父母往往需要前往卫健、民政、公安、人社、税务、医保、银行等7个单位(窗口),提交20余种证明材料,材料重复提交、办理时限长、多处跑、来回跑,是群众眼中亟待破解的痛点、堵点。

  二、经验做法

  (一)从“多头跑”到“一次办”,实现关联事项“全线上”办理

  聚焦新生儿出生后需办理事项多、涉及部门多、手续材料多等问题,通过设立专窗,压减材料、环节,合并关联事项,加强部门联动,一次性办理从产妇入院到新生儿出生、出院全流程政务服务事项。一是七窗合一,一窗通办。在助产医院设立办事专窗,配备专职工作人员,集成办理新生儿出生“一件事”关联事项,并负责相关咨询、引导、帮办、代办,将原先办事要跑的卫健、民政、公安、人社、税务、医保、银行等7个窗口整合成1个窗口,破解“多头跑”难题,实现“零距离”一站服务。二是七表合一,一表通办。全面精简申请材料,整合办理出生医学证明、预防接种证、户口登记、医保参保登记等事项所需的7张申请表,通过合并相同要素、删减非必要要素,形成统一的《溧水区新生儿出生“一件事”办理申请表》。新生儿父母只需填写一张表单,无需另行提交任何材料,原需申请人提供的20余份证明材料改由业务部门通过各自系统进行调取核验,实现“零材料”一表通办。三是九事合一,一事通办。将《出生医学证明》签发、儿保手册(含首次接种凭证)发放、出生申报户口登记等9个事项整合成“一件事”,专窗工作人员根据新生儿父母申请授权,启动事项办理程序,将办事信息从线上精准推送到相关业务部门,各部门实时响应,通过线上流转反馈办理情况,将9个事项串联成业务办理链条,专窗人员汇总、整合各业务部门办理结果,形成办理闭环,9个事项最快仅需半小时办结。

  (二)从“扩供给”到“优服务”,致力用户体验“极致化”提升

  聚焦新生儿出生政务服务“最后一米”,变行政思维为用户思维,变“坐店等客”为“上门办理”,变硬性规定为柔性服务,推行“就近办”“线上办”“按需办”,为新生儿父母提供更贴心、更暖心、更畅达的服务。一是多触点一窗受理,实现“就近办”。政务服务触角极致延伸,将办事窗口前移至助产医院,在离新生儿最近的“前沿阵地”为新手爸妈提供最便捷服务,住院期间就能将新生儿户籍、社保、医保等事项全部办好。同时,保留综合服务大厅受理渠道,提供多种选择,真正实现线下多点一窗受理。二是多事项一次办结,实现“系统办”。在落实《江苏省推进新生儿出生“一件事”改革实施方案》规定动作基础上,致力用户体验极致化,不断提升关联事项的整合程度,延伸丰富“一件事”服务内涵,依托医院成熟的HIS系统,创新将产妇生育保险待遇结算和新生儿医保待遇结算等事项纳入“一件事”范围,在出院时即可完成产妇生育保险及新生儿医疗保险结算,为新生儿父母提供最全面、最系统服务。三是多选择一次满足,实现“按需办”。推进证件电子化,用新生儿户籍信息、社保二维码替代传统的纸质户口本、实体社保卡,证件二维码信息线上线下复用互认。新生儿父母只需提交身份证信息,最快即可在30分钟内办结所有新生儿出生“一件事”事项,携带手机即可调用相关证件信息,真正实现“无纸化”“省心办”。同时经银行授权在助产医院配置制卡机,为有需要的父母现场制作新生儿社保实体卡,并且按需提供《出生医学证明》、社保卡邮寄服务。

  (三)从“进门拿”到“门口取”,推动政务数据“精准化”利用

  聚焦“一件事”改革中数据集成瓶颈,变革共享数据必须“新建平台”的思维定势,借鉴“区块链”理念,首创数据协同新路径,通过数据桥接、节点交互,实现风险、成本“双归零”。一是“数据协同”支撑全流程网办。挖潜原有平台功能,以务实管用为导向,在“溧水政务”App上添加公共应用组件,设立包含新生儿出生“一件事”所有关联部门的工作群组,形成内网办理小组。受理端口部门将数据请求推送给事项办理节点部门,各部门以串联与并联相结合的方式,调用所需数据并反馈给后置部门及受理端口部门,前置事项办理结果同步生成电子证照,作为下一事项办理的证明材料,最终由端口部门进行数据终端整合,形成任务派发、部门协同、数据匹配的工作闭环。按需调用,流程上各部门间点对点传输,变“进门拿数据”为“门口取数据”,从原始数据共享转为次生数据共享,一方面,保证了数据利用的有效性和真实性,另一方面,完全不影响各业务系统的数据管理和数据安全,不用新建任何平台,不增加工作人员负担,即可实现数据的精准利用,巧妙地打破信息壁垒,为全流程网办提供了数据支撑。二是“去中心化”拓展多渠道受理。依托区镇村三级公共服务体系,下放审批权限,构建“15分钟政务服务圈”,区镇村三级服务大厅均能受理业务办理,实现空间地域上的“去中心化”;今后,通过数据协同,新生儿出生服务链所涉及的公安、人社、民政等窗口均可实现无差别受理,实现办理节点上的“去中心化”;开发新生儿出生“一件事”场景小程序,嵌入“智慧溧水”App“一件事”专区,申请人直接用手机上传身份证照片就能办完9件事,推动从“窗口办”到“掌上办”,实现办理方式上的“去中心化”。通过“去中心化”,实现“哪里有网络,新生儿出生‘一件事’就延伸到哪里”。

  三、取得成效

  溧水区新生儿出生“一件事”创新做法被市委深改委《南京改革》简报刊发,获得3位市领导批示肯定,并被人民网、学习强国、新华日报等媒体宣传。

  (一)“零成本、零风险”地破除部门信息系统壁垒

  打破固有思维定势,在全省首创数据协同新模式,通过充分挖掘利用现有的政府OA办公系统,在不需要重复新建系统平台的前提下,精准破解了各类“一件事”改革普遍存在的最大问题,即:部门联动办理中的数据共享难题,有效提升了“一件事”改革中的部门数据安全,降低了改革阻力,增加了部门联动推进改革的意愿。目前,数据协同模式下的“一件事”快速办、省心办已向镇街企业营业执照办理、人才落户一件事等应用场景中推广延伸,未来,将在更多场景中加以应用。

  (二)“零材料、零跑动”地办理新生儿出生各类手续

  从新生儿家长在专窗出示身份证,到办理完所有9个事项,最快仅需30分钟,真正做到了全程线上办、省心办、快速办。自2021年7月推行以来,已有85位在溧水出生的宝宝享受到了“一站式”的便利服务,极大提升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十二、高淳区实施“定制化”审批

  一、案例背景

  氢能是一种清洁能源,具有来源广、燃烧值高、零碳排等优势,是最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十四五期间,高淳区计划引进氢能产业,加氢站是重要的配套基础设施。鉴于国家有关部门尚未出台加氢站审批、建设、管理的规定,目前加氢站审批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适用许可类型不明确。由于氢气属于危险化学品,应急管理部门尚未确定是否需要办理危化品经营许可证;由于氢气没有明确纳入燃气管理,城乡建设部门也无法明确是否需要办理燃气经营许可。二是主管部门不明确。目前成品油加油站由商务部门主管、燃气加气站由城乡建设部门主管,然而加氢站这一新事物暂未明确行业主管部门。针对此情况,高淳区勇于担当,主动作为,探索对加氢站项目实施关键重大项目“定制化”审批。

  二、经验做法

  (一)建立项目推进机制,明确任务分工

  3月18日接到加氢站项目推进任务后,高淳区连夜召开紧急会议,组成项目推进小组。确定由区代办中心总牵头负责项目全程代办,相关各部门协助项目推进工作。高淳区代办中心发挥职能优势,委派专职代办人员提前介入,编制“建设审批横道图”,拟定项目推进时间表,理清需要办理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立项备案、安全预评价、施工图专家评审、消防图审、气象防雷装置设计审核等审批事项及中介服务事项,明确各事项的主体责任和办理时限,确保项目按时投运。

  (二)对上对外沟通咨询,寻找政策依据

  经咨询上级主管部门,目前国家有关部门尚未出台加氢站审批、建设、管理的规定。经查阅资料发现:1.上海市由市建委牵头发布《上海市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实施计划(2021—2025年)》(沪府办〔2021〕10号)。并公开明确,在2025年建成78座加氢站,并全部纳入燃气设施管理。2.《济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我市汽车加氢站规划建设运营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济政办发〔2020〕32号)第一点第(二)条:“市住房城乡建设部门作为市级燃气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统筹推进全市汽车加氢站项目规划建设工作,对各区县汽车加氢站行业管理工作提供业务指导。各区县燃气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实施本辖区加氢站项目建设管理工作。”3.山西长治发布的《长治市加氢站审批和管理暂行办法》第四条:“长治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以下简称住建部门)是加氢站项目的主管部门,负责统筹推动长治市的加氢站项目,组织协调全市加氢站事中事后监管工作。”

  (三)启动一事一议程序,部门联合推进

  3月22日,区行政审批局、区维稳办、区规资分局、区城建局、区应急管理局、区气象局、区市场监管局、区生态环境局、项目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召开了第一次加氢站项目推进会。考虑到燃料电池汽车加氢站项目中使用的氢气,并不涉及生产和工业用批发经营,仅作为车用动力燃料进行零售。在没有针对性文件规定的情况下,项目使用的氢气应当以实际用途(车用燃气)和项目经营特点(零售)作为判断其归口主管部门的依据。参考有关地区的做法,会上明确燃气行业主管部门为加氢站归口主管部门。各部门对该项目涉及的审批业务逐条分析、逐条认领,进一步明确了项目推进需要办理的审批环节和办理时间节点,梳理出“定制化”审批方案。

  (四)出台相关管理办法,规范审批监管

  为更好地推进燃料电池汽车加氢站的建设和管理,支持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研究出台《加氢站布局专项规划》《加氢站建设运营管理办法》。专项规划可以解决加氢站建设选址方面存在的困难,建设运营管理办法应包含加氢站定义、适用范围、部门职责、规划建设、经营许可、安全管理和政府监管等方面的内容,理顺项目从立项到建成投产过程中各个职能部门的责权范围,消除制约加氢站推广的制度障碍。

  三、取得成效

  1. 通过对不同专业政策文件和法律法规的收集研究、梳理逻辑脉络,针对高淳城北科技新城加氢站项目的特点,确定了项目使用的氢气应当以实际用途(车用燃气)和项目经营特点(零售)作为判断其归口主管部门的依据。并通过项目推进会,明确了由区城乡建设局作为归口主管部门,将加氢站纳入燃气设施管理范畴进行规范化管理。这对加氢站今后在其他地区推广、确定审批流程和主管部门,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 牵头推进高淳城北科技新城加氢站项目审批,是高淳区代办中心在实施关键重大项目“定制化”审批中的一次先行先试。区代办中心通过与项目方、审批部门的深度对接,为建设单位推出全流程审批服务套餐,针对审批过程中所有涉及到企业和政府的事项,充分减层级、减环节、减时限,提供个性化全流程审批服务。建立了行之有效、快捷精准的沟通机制,对企业及时反馈问题,对部门及时提出需求。通过对加氢站项目实施“定制化”审批,项目从立项到竣工验收,直至试运营共计54天,大大缩短了项目建设周期,为企业节省了运营成本。

  十三、市市场监管局企业发展添加“休眠”新功能

  一、案例背景

  因受外部环境、市场需求、原材料供应、资金周转等因素影响,部分企业可能面临暂时性经营困难,需要进行短期休整、暂停经营活动并离开登记住所。而市场监管部门在“双随机、一公开”抽查中发现企业通过登记住所无法联系,会将其列入经营异常名录,企业将面临信用约束和失信惩戒。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切实纾解企业困难,2021年3月,南京市市场监管局在全省率先开展企业休眠工作。

  二、主要做法

  市市场监管局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深入企业一线考查论证,多方征求意见,研究出台《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在全市探索开展企业休眠工作的通知》,制定了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企业休眠工作措施,明确休眠工作的目标、内容、办理程序、后续监管和保障措施等。企业决定暂停经营,且在此期间不发生任何交易的,可向市场监管部门申请休眠。休眠企业不得以企业名义从事经营活动,单次休眠期限不得超过2年,企业可多次申请休眠。对于休眠企业,市场监管部门在实施“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时,不因通过登记住所无法联系将其列入企业经营异常名录。这一举措既为企业度过短期经营困难提供了缓冲期,解除了企业生存发展的后顾之忧,也能赋予企业更多经营自主权、让企业自主选择经营策略,有利于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创业创新动力,促进全市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

  三、取得成效

  企业休眠政策是南京市市场监管局做好保市场主体工作的具体举措。政策出台以来,全市市场监管部门积极开展相关宣传,加强对企业的业务指导,着力推动企业休眠工作落地落实。截至目前,全市已为有相关需求的企业办理休眠26户。某电子商务公司于2021年9月办理了企业休眠,在2021年10月份开展的双随机抽查中,该企业被抽中为检查对象。检查人员依据休眠政策将该企业视同为联系正常,避免了企业因住所失联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并留下不良信用记录,让企业切实享受到政策红利。

  我市企业休眠政策吸引了中国市场监管报、新华日报、学习强国、江苏广播电视台等媒体的广泛报道,陕西、安徽、山东以及省内多地市场监管部门和行政审批部门主动学习借鉴我市经验。

  十四、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不动产登记助企业盘活资产扩张“输血管”

  一、案例背景

  不动产是企业固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动产抵押融资是企业“输血”的“主动脉”。不动产登记,为企业盘活固定资产打下坚实的产权基础,为不动产抵押融资提供保障。而现实中存在因历史遗留问题导致不动产“登记难”,企业自有的房产、土地资产产权不清晰,无法依法通过出租、转让、抵押等方式变现,成为难以盘活的“死资产”。同时,不动产抵押融资的效率和便利度,也为广大企业所关切,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特殊时期,“免跑腿、无接触”的线上办理方式越来越受到青睐。

  2021年,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锚定市委市政府“打造全国营商环境最优示范城市”目标,聚焦企业和群众所需所盼,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效果导向,大力化解不动产历史遗留问题,持续优化“不动产登记+金融”不见面服务体系,以新作为、新成效更好地维护企业财产性权利、保障经济循环畅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增强全市营商环境竞争力。

  二、经验做法

  1.大力化解不动产历史遗留问题,助力企业资产“活起来”。将大力化解不动产历史遗留问题摆在工作突出位置,以工业企业、高新园区、学校等为重点,全面排查、分类研究,积极推动化解决因历史遗留问题导致的不动产“登记难”,为企业通过出租、转让、抵押等方式盘活不动产提供明晰的产权支撑:一是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制定出台《南京市开展不动产历史遗留问题处置三年行动(2021-2023)工作方案》,建立以市、区政府(园区)为责任主体,以规划资源部门为总牵头,以产业(行业)主管部门、有关行政审批部门为联动的工作机制,成立由市政府分管市长担任组长,市政府分管副秘书长和市规划资源局局长担任副组长,规划资源、建设、房产、城管、消防、财政、税务、工信、科技、国资、教育等部门为成员单位的不动产历史遗留问题化解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二是多渠道排查底数。通过窗口咨询、走访、信访以及“12345”等多渠道,面向市民、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园区平台、教育医疗系统等广泛收集不动产历史遗留问题线索,建立动态更新的历史遗留问题库,实行“一案一档”。三是加强问题研究处置。规划资源系统内部成立工作专班,建立问题会商机制,密切与相关部门的横向沟通,“一事一议”精准研判施策,实行跟踪督办、保障高效落实,并及时总结个案处置经验,提炼出处理同类共性问题的常态化、标准化方法模板,推动各类问题处理走上快车道。

  2.持续优化“不动产登记+金融”不见面服务体系,助力企业融资“快起来”。面向商业银行、小额贷款行业,强化信息共享和工作协同,持续优化“不动产登记+金融”不见面服务体系:一是扩大应用。基于“政银”系统互联、不动产登记电子证照应用和“互联网+不动产登记”银行服务点,2019年6月在全国率先建成涵盖抵押贷款全生命周期的“不动产登记+金融”不见面服务体系,实现贷前登记信息查询、贷中办理抵押登记、贷后在押不动产权属管理和结清贷款的抵押注销登记等相关不动产登记全业务“全程网办、全市通办、一站办理”,并按照“成熟一家、上线一家”的原则,稳步面向全市37家商业银行推广。二是迭代升级。结合国务院关于政务服务“跨省通办”改革要求,对接全国不动产登记网上“一窗办事”平台和江苏省政务服务网“线上苏小登”服务专窗,全市于2021年建成运行“线上苏小登?南京E办证”不动产登记网上服务平台,按照“线上申请、电子材料、电子签章、线上支付、电子票证”的全程网办模式,实现不动产抵押登记“网上通办”,达到“不限办理地点、不限办理时间”,并面向全省小额贷款行业、异地商业银行推广应用。

  三、取得成效

  不动产历史遗留问题化解和“不动产登记+金融”不见面服务体系应用,取得了显著成效,赢得了企业的高度认可和广泛好评。

  不动产历史遗留问题化解方面:截至2021年底,全市梳理企事业单位类不动产历史遗留问题涉及851处(幢)、房屋建筑面积280.73万平方米、土地面积681.99万平方米,已解决房屋建筑面积198.20万平方米、达总量的70.6%;全市在库国有建设用地上群众住宅类不动产历史遗留问题涉及78081套,已解决48205套、达总量的

  “不动产登记+金融”不见面服务体系应用方面:企业和银行可线上办理抵押贷款涉及的全部不动产登记事项,从原来至少跑4趟变为“零跑腿”,节省4日以上时间,办理成本显著降低,服务体验明显优化;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特殊时期,无接触的“不动产登记+金融”不见面服务体系显现出了无可比拟的优势,实现“防疫+服务”双统筹双保障,即使在因防疫需要暂停线下服务的情况下也能“不间断”服务,赢得了广泛赞誉;截至2021年底,已面向本市37家商业银行(308家分支机构)、11家外市商业银行、8家小额贷款公司,提供登记信息查询51.0万次,抵押权登记全程网办4.1万件,核发电子不动产登记证明75.9万份,推送在押不动产权属变化信息79.2万条,抵押注销登记全程网办30.9万件。

  十五、市建委多措并举破解

  既有建筑改造利用消防审验难题

  既有建筑改造项目是消防审验工作中常见的难点和堵点,存在改变使用功能审批认定不畅、历史遗留问题多、消防技术难以符合现行规范等一系列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城市更新的推进工作。2021年以来,市建委以问题为导向,从“人防+物防+技防”多方面完善了消防事中、事后监管措施,扎实推进既有建筑改造利用消防审验改革试点,补齐既有建筑活化利用政策和技术短板,切实增强广大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网格排查,完善隐患排查发现机制

  针对既有建筑改造项目数量大、施工周期短、隐蔽性强等特点,南京市建委制定印发《关于做好既有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网格化排查治理工作的通知》,发挥应急管理、房产、规划、城管等部门的协调机制作用,形成监管合力,落实监管责任,全力推动装修改造工程网格化排查治理工作落地落实,构建全面覆盖、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既有建筑改造工程监管格局。

  二、消防评估,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南京市印发实施《既有建筑改造利用消防设计审查验收改革试点实施方案》,采用“双评估”方式排查因历史原因未能取得消防手续、但已投入使用的既有建筑消防隐患,由建设单位或权属单位委托第三方技术服务机构进行消防设计和设备设施安全评估,并出具报告。倡导建筑产权单位或使用单位按照现行消防技术标准,并结合《南京市既有建筑改造消防设计审查工作指南》,对消防手续不全的既有建筑进行消防提升改造。

  三、尊重历史,完善消防审验技术依据

  部分既有建筑改造利用项目执行现行消防规范确有困难。为解决既有建筑改造中新老消防技术标准问题,南京市建委组织制定发布了《既有建筑改造消防设计审查工作指南》,作为消防设计审查验收的依据,尊重历史客观条件的基础上,在强化“物防”和“技防”上做好功课,结合改造范围、改造内容、功能转换等因素,对既有建筑改造项目实施分类管理,采取加强措施,制定科学合理的技术依据。

  四、联合会商,指导完善防火保障方案

  对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改造确实无法满足现行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要求的项目,南京市建委与多部门联合会商、多措并举。一是组织开展《南京市历史建筑保护利用项目建筑防火加强措施》课题研究,通过提出防火替代性、补偿性技术措施,为开展消防设计和专家论证提供技术指引。二是以南京颐和路历史文化街区为试点,会同相关部门共同参与《防火保障方案》评审,指导建设单位完善建筑防火措施、制定科学合理的技术方案。

  五、联合审查,简化功能转换认定程序

  南京市建委和市规划局联合印发《既有建筑改变使用功能规划建设联合审查办法》,通过正负面清单、企业函询等方式,简化功能改变认定程序,对属于正面清单或取得规划部门确认意见的,正常办理施工许可、消防审查手续,否则不予办理相关许可,避免企业盲目投资,降低企业风险。

  六、部门联动,形成消防监管工作合力

  南京市建委和市消防救援支队联合印发《建设工程领域消防联动工作机制》,建立了一整套“人防”的保障性措施,联手构建建设工程全链条全周期消防安全防控体系。一是共享建设工程消防审批信息、既有建筑审验档案、消防技术专家资源。二是联合开展监督执法与检查,共同参与火灾调查并推动将调查成果转化为火灾防范措施。三是联手处理城市更新、历史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利用等复杂建筑的防火问题,确保满足消防安全需要。

  七、取得成效和推广价值

  通过推行上述措施,南京市完善了既有建筑改造项目的网格排查和联合执法机制,畅通了既有建筑改变使用功能的政策路径和开展消防设计的技术路径,促进了历史建筑、历史文化街区的活化利用和历史遗留问题的妥善解决,有效打通了既有建筑改造利用项目过程中开展消防设计、办理消防手续的堵点,从“人防+物防+技防”多方面完善了消防事中、事后监管措施,释放社会投资需求,有效推动南京城市的有机更新。2021年全市各级消防审验主管部门共办理消防审验手续4347件,总建筑面积达9115.56万㎡,其中消防设计审查925件,消防验收523件,消防备案2130件,备案检查(复查)769件。相较2020年,审验(备案)数量上升45.5%,审验体量上升11.35%。

  十六、市政务办加快推进高频政务服务

  事项全城通办实现全市无差别受理

  为进一步加快推进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全城通办”,把“就近办”的改革目标落到实处,我市聚焦企业和群众办事密切相关的领域,从劳动和社会保障、卫生健康、户籍户政、车驾管、出入境、教育、住房等领域入手,梳理发布高频政务服务“全城通办”事项清单,全面提升政务服务就近办、马上办工作水平。

  一、案例背景

  以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为原则,以窗口、互联网、手机、一体自助机四端融合为依托,大力推进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全城通办”。建立健全“就近受理申请、审批权限不变、数据网上流转、批件快递送达”的运行模式,进一步打破区域限制,提升政务服务就近办、马上办工作水平,实现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全城无差别化受理、一站式办结。

  一是通办事项清单化。“全城通办”事项包括行政权力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从市、区、街三级政务服务事项中,筛选出与企业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高频事项,按照“高频先行、分类推进、成熟一批、发布一批”的原则,组织发布高频政务服务“全城通办”事项清单,同时不断加强对清单事项信息的管理维护、通办能力更新和持续增补,不断拓展“全城通办”事项覆盖的广度和深度。

  二是办事指南精细化。开展“全城通办”事项办事指南的精细化梳理,对通办事项的申请材料进行最小颗粒化,消除受理条件和申请材料中的模糊情形,逐项规范通办地点、办理时限、通办模式、材料清单、样表模板等要素,重点解决材料清单看不懂、混合情形不细分、常用搜索查不到、发布更新不及时等问题,不断提高办事指南的精确度、导航地址的便利度和答复咨询的快捷度,提供更加规范、易懂的导引式服务。

  三是服务体系标准化。明确通办事项的办理标准和审查要点,强化全市范围业务培训,实现同一事项在主项名称、子项名称、设定依据、受理条件、办理情形、办理材料、办理流程、办结时限、办事表单等九个方面的“全市统一”。及时总结工作经验,建立可推广、可复制的“全城通办”政务服务标准体系,制定形成《“全城通办”工作规范》,充分发挥标准化建设在政务服务工作中的基础性、引领性作用,为深入推进区域通办、跨省通办积累地方经验。

  四是业务系统数智化。对于企业和群众办事过程中存在法定的注册地(经营场所)或户籍地(居住地)限制的事项,通过覆盖全市区、街(镇)的部门业务办理系统,优化业务办理流程,实现“全城通办”。进一步加强业务系统与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综合法人库、人口库、电子证照库、信用库、空间地理库等基础数据库对接,实现业务办理过程中涉及的婚姻登记、户籍身份、社保缴存等基本信息共享互联。

  二、经验做法

  (一)优化工作步骤,实现“流程通”。奋力开展各项重点工作部署,创新性地提出了“5124”工作步骤,即:发布一个指导意见;确定一个工作目标;开展一次培训;建立一套标准化体系;形成一套监督考核机制。“2”和“4”分别是指:发布两批清单;公布两套指引;明确四种通办模式。将“用户思维”贯穿于整个工作中,为企业群众办事提供最大限度的便利。

  (二)细化事项情形,实现“业务通”。从企业和群众视角出发,在“江苏政务服务网南京旗舰店”升级“全城通办”专区,梳理上线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核发、灵活就业人员停保、内地居民结婚登记等高频政务服务事项清单,集中展示通办地点、联系方式、导航地图和办事指南,打破区域管辖限制,推动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的区域性通办。

  (三)规范办事指南,实现“标准通”。对通办事项的申请材料进行最小颗粒化,消除受理条件和申请材料中的模糊情形,逐项规范通办地点、办理时限、通办模式、材料清单、样表模板等要素,重点解决材料清单看不懂、混合情形不细分、常用搜索查不到、发布更新不及时等问题,不断提高办事指南的精确度、导航地址的便利度和答复咨询的快捷度。

  三、取得成效

  (一)实现“最多跑一次”向“就近跑一次”的转变。目前江苏政务服务网南京旗舰店和江苏政务服务APP的“全城通办”专区已上线50个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已更新事项的办理点信息(14个政务中心,133个自助办理点,8个车管所,10个交警大队,145个派出所,303个银行,78个为民服务中心,1263个便民服务中心以及婚姻登记处、办税服务厅、烟草专卖局、社保中心、公积金分中心等)。

  (二)拓宽服务场景,增强用户体验。专区首页提供了办件信息的脱敏滚动展示,可以实时看到群众在各政务中心所进行的办件;进行了主题分类,方便群众直观便捷的找到要办的事项;增加了地图展示并可进入地图进行导航操作;办事指南增加了精细化展示,针对于维护了情形的事项,办事人可以选择情形后展示对应的办理材料。

  (三)让数据多跑路,就能让群众少跑腿。完成与市数据共享平台、市电子印章系统的对接,为“全城通办”业务办理时的数据调用及电子材料的电子化签章奠定基础;聚焦重点领域改革探索。完成73类工程建设项目事项梳理。推动广电业务系统与市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对接,经过梳理,有35个广电业务事项具备在全市范围内跨区域通办、深度网办的基础条件,已推动7个广电高频事项在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四端上线。

  十七、市法院发挥破产审判职能

  畅通“僵尸企业”出清通道

  南京法院全面贯彻党中央、省委、市委关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清理“僵尸企业”的决策部署,将推进破产审判、依法处置“僵尸企业”作为服务和保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职责,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了强有力的司法服务保障。

  一、案例背景

  近年来,党中央多次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明确要大力破除无效供给,完善企业退出机制,把处置“僵尸企业”作为重要抓手,推动化解过剩产能。党的十九大将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首要任务,强调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提出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之一,就是加快完成“僵尸企业”的出清。而且2021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的攻坚年,作为国资大省的江苏,国资国企改革已行至“深水区”,南京作为省会城市,同时也是东部地区重要中心城市和长三角特大城市,聚集了大量的国有企业,承担了绝大多数省内“僵尸企业”出清的任务。

  在此背景下,南京破产法庭紧紧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主线,以市场化、法治化为方向,不断加大破产审判力度,依法处置“僵尸企业”,完善市场主体救治和退出机制,有力地推动了“僵尸企业”清理工作。

  二、经验做法

  一是打造“僵尸企业”出清机制。制订“僵尸企业”破产处置工作指导意见,通过建立破产程序识别机制、明晰破产审理路径、强化审判主体职能、完善破产处置协同机制等,畅通“僵尸企业”出清绿色通道。构建破产案件繁简分流机制,在做好案件分类识别基础上,对债权债务关系简单、财产状况明晰等较为简单的“僵尸企业”破产案件适用简化审,在法律框架内对程序性事项进行全面简化和期限缩减,实现“僵尸企业”快速出清。

  二是做好“僵尸企业”处置沟通。高度重视“僵尸企业”破产处置工作,提前规划、精心准备。多次与相关国资平台就“僵尸企业”出清进行专题座谈,针对职工安置、账册整理、资产清理、风险排查及企业分批处置等前期准备工作提出指导建议。各国资平台、主管部门通过对所属企业情况进行全面摸底排查,全面摸清所属“僵尸企业”基本情况,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做好分类处置。对于能够救治的企业尽可能通过引入投资、资本运营、创新发展等方式利用破产重整、和解程序,予以挽救。对于无救治希望和重整价值的企业,及时依法进行司法清算,按照“分期分批、先易后难”的原则,采取“集中+简化”模式进行审理。对于审理中遇到的问题,多次沟通并提出明确要求,稳妥有序地完成了“僵尸企业”出清。

  三是完善破产府院联动机制。针对“僵尸企业”存在的历史遗留问题,在税收减免、工商注销、信用修复、社会保障、职工安置、财产处置等方面,通过高位协调、上下联动、重点突破等方式,持续完善破产府院联动机制,出台8项府院联动子机制,相关经验被省法院刊发推广。针对个案存在的症结,加大对管理人工作的指导力度,做好与市税务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等相关部门的对接沟通,有效推动问题解决,确保“僵尸企业”依法及时退出市场。

  四是加强破产法治宣传。针对司法清理中发现的问题,编写刊印《破产与强制清算案件申请流程手册》,按照申请材料、申请流程结合典型案例予以明确指导,加强申请司法清理的规范和工作效率。开展送法进企业活动,到相关国资集团举办“国有僵尸企业司法清理的理论与实务”专题讲座,围绕“僵尸企业”清理中的材料准备、常见问题、处理建议等方面进行详细解读。

  三、取得成效

  2017年以来南京破产法庭已经完成近200家“僵尸企业”清理,仅2021年就清理了60余家“僵尸企业”。完成一家被列入国务院清理名单的重点企业清理,按时完成省里交办的11家重点“僵尸企业”破产受理工作,以产业集团为单位首批受理的4起破产清算案件在2个半月内全部终结,最快仅用时58天审结。处置经验先后被省法院、中共南京市委办公厅、中共南京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办公室等刊发。

  同时,南京破产法庭对于“僵尸企业”清理中发现的相关主管部门缺乏统筹规划、对企业基本情况摸排不清、法治意识欠缺等问题,及时与主管部门进行沟通,提出有针对性的司法建议,相关企业集团后续的清理工作成效明显改善。起草“僵尸企业”处置报告,被省法院2020年企业破产处置情况年度报告所吸纳,获省主要领导批示。

  十八、市公安局

  开设企服专窗助推营商环境优化

  一、案例背景

  为优化车管营商环境,更好服务企业发展,南京车管所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我为基层办实事”活动要求,开设企服专窗,着力解决全市所有企业车驾管业务批量办理需求以及“申请设立新车带牌销售点”“机动车驾驶培训机构信息备案”等16项对公业务的咨询及办理,保障服务企业发展。窗口坚持惠企、助企、暖企,不断推出便企利民服务举措,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

  二、经验做法

  1、窗口服务再升级,服务效能再提升。一是整合业务归口。打破部门壁垒,将原本分散于各部门的16个服务企业事项向一个窗口集中,变“多个窗口”为“一窗受理”,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让企业“少跑腿”。二是优化办事流程。重新梳理制定业务流程,精简审批事项和条件,限定业务反馈或办结时间,并对外公示。一次性告知企业全部内容,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助力企业复工复产。三是提供优质服务。严格执行“延时、微笑、贴心、首接”四项服务承诺,在公安窗口率先推行“两站三声一双手”规范化服务,做到站立迎送,来有迎声、问有答声、离有送声,双手接递证件,推进政务服务提质增效。四是建立“跟踪”机制。所有无法一次性办结业务,均通过后台及时流转,同时加强信息反馈,企业可现场询问业务办理进度,让企业“清清楚楚”办事。

  2、营商环境再优化,护航企业谋发展。企服专窗通过整合窗口、简化流程,变“多趟跑”为“一趟办”;通过限时服务、线上取号,变“排队办”为“立即办”,实现了常规业务当场办结,批量业务一日办结,审批业务限时反馈。与此同时,为进一步服务保障企业发展,一是减免企业办事材料。针对大型企业营业执照原件使用管理严格、申请周期长问题,实行企业备案制度,备案后的企业办理试验车临牌由必须提供原件变为提供复印件即可,最大限度方便企业业务办理。二是助力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作为南京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是南京克服疫情冲击影响、赢得长远发展优势的重要基石。为保障我市智能网联汽车试验工作开展,企服专窗为智能网联汽车测试企业提供了24小时咨询服务,指导、帮助企业业务办理,对测试企业做到周末办、容缺办、上门办、加班办,帮助5家智能网联汽车测试企业成功申请临时行驶试验车号牌28张,将实事办到企业心坎上。三是推出批量业务办理服务。企业办理批量业务时,窗口排队、逐个办理、多次往返,都将耗费大量时间和人力,车多、业务量大、耗时长一直是企业办理车驾管业务的痛点、难点,为此企服专窗推出批量业务办理服务,企业提交合格材料后,无需现场等待,交由专人专窗受理,按照约定时间办理,电话通知企业取件,解决了企业批量业务办理实际困难。

  3、线上服务再赋能,企业办事更省心。企服专窗聚焦企业车驾管服务便利化,以“放管服”改革为抓手,通过创新驱动、数据赋能,持续打造“线上企服”品牌。一是开通企业办事网上渠道。在“南京车管所”微信公众号中增设“企服专窗”模块,将校车标牌申领、机动车驾驶培训机构信息备案等7项业务搬至线上,实现了企业服务网上一键申请、后台自动流转、快捷周到办结。二是推行“预约取号”服务。通过对窗口每个时间段预约数量的调整,帮助企业合理安排业务办理,企业通过手机预约选定时间,预约成功后,直接前往窗口业务办理,节约排队等待时间。三是推动线上服务融合。进一步整合了交管12123APP、南京公安微警务等线上服务,将49项业务搬至线上掌端,实现了交管业务网上办理全覆盖。

  4、上门服务“零距离”,架起警民“连心桥”。企服专窗秉承为民服务初心,践行为民服务宗旨,融合驾驶人拍照、体检以及23项高频车驾管业务,将车驾管服务功能从窗口前台移至一车中实现,深入开展公安政务流动服务,在更大程度上落实便企利民举措。车辆深入政企单位、社区基层,为智能网联汽车测试企业送试验车临牌上门,助力我市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试验工作开展;为抗击疫情的医护人员送去上门的车驾管业务办理,有效解决医护人员工作繁忙、无暇办理车驾管业务难题;为社区居民集中办理各类车驾管业务,把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深入企业、农贸市场、社区、景区等人员集中场所开展电动自行车集中挂牌服务,助推我市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工作开展。

  三、取得成效

  2021年,“企服专窗”受理业务15万余笔,服务企业1600余家,收获各类表扬100余次。批量业务办理服务推出以来,受到了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车队、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江苏华英物流有限公司等政企部门的一致认可和好评,收获各类表扬10余次,锦旗8面。合成服务直通车先后外出服务80余次,办理业务3000余笔,服务群众6000余人次。

  十九、南京供电公司

  打造“开门接电”示范区

  一、案例背景

  2019年以来,国网南京供电公司在南京市委市政府和上级单位的关心指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相关工作部署,全力推行低压客户“三零”、高压客户“三省”服务。一是让低压客户电力接入“零投资”。国内率先试点将低压接入容量提升至250千瓦,并延伸投资至计量表箱。二是让高压客户接电“更省心”。上线基于政务平台的“阳光电力”模块,试行电力外线施工所涉及的行政审批并联办理,限时办结;打通地方政务平台与国网南京供电公司“营销2.0”系统接口,实现各类工程项目信息和办电证照信息的互联互通,居民用户“刷脸办电”、企业用户“一证办电”。三是让客户用电“更可靠”。省内率先成立不停电作业中心,大力推广不停电作业,选取7个综合网格打造高可靠性示范区,部分核心区取消“计划停电”,南京供电可靠率始终保持全省第一,全国前列。南京连续两年获评国家发改委全国营商环境评价“获得电力”标杆城市。

  立足高起点,寻找新突破。国网南京供电公司在全面实现小微企业用户“三零”的基础上,一直探索如何将高压企业办电获得感持续提升,在“三省”的基础上实现进一步突破。2021年,国网南京供电公司大胆突破,在全省率先提出“在省级及以上重点园区试点打造‘开门接电’示范区”,联合园区试点推进电网规划与城市规划深度融合,打造区域内电网规划和国土空间规划“一张网”,使落户的企业享受“开门接电”服务。

  二、经验做法

  1. 先试先行,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开门接电”示范区集群

  2019年1月,国网南京供电公司与江北新区管委会签订《建设世界首个能源互联网示范应用城市战略合作协议》,明确将电网、配网专项规划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在城市规划中预留并落实变电站站址和电力通道。基于此项基础,国网南京供电公司选取江北新区研创园片区打造南京首个“开门接电”示范区。

  在示范区建设过程中,国网南京供电公司加速江北地区主网规划建设步伐,创新发展国际领先配网布局,推动用电服务转型升级,提升电网的能源保障和灵活配置能力,实现“发展等电”向“电等发展”转变。聚焦规划先行。强化电网规划先导性,持续推进电网建设,在落地支撑政策、编制电网规划、完成项目施工等方面精准发力,高水平助力城市发展。聚焦电网可靠。做强基础化建设、做细精益化运维、做优智能化管控,全面推行不停电作业,打造高可靠性示范区,保障电网安全可靠运行。聚焦服务升级。进一步精简办电手续,缩减办电环节,试点推行1250千伏安及以下“供电方案免审批”、500米内“外线工程免许可”、双向承诺“客户工程免现场验收”的“三免”服务,为江苏同凯兆丰生物公司等企业提供“受电设备共享共建”服务,减轻客户一次性投资成本,进一步提升获得电力水平。

  2021年3月,国网南京供电公司在江北新区科创研发片区全国率先建成“开门接电”示范区,先后服务16家企业“开门接电”。基于江北新区经验,国网南京供电公司先后在市区、江宁、高淳、溧水选定园区合作构建“1+4”型示范区新格局,“以点带面”促进全区域电力营商环境提升。

  2. 内外齐发力,政企协同出台政策抓落实

  推广建设“1+4”开门接电示范区集群过程中,为推动示范区建设落实落细,国网南京供电公司出台《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供电分公司“开门接电”示范区工作方案(宁供电营〔2021〕93号)》,涵盖示范区评价标准、作业流程、三方协议等内容,创新融合发展、建设、生产、营销工作方式,建立起“以客户为导向、以项目为抓手”的现代服务流程;对外深化政企合作深度,推动市政府出台国办函〔2020〕129号文的地市层面落地细则《市政府办公厅转发市发改委等部门关于清理规范城镇供水供电供气供暖行业收费 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实施细则的通知》(宁政办发〔2021〕69号),建立健全南京市电力接入工程的政府、行业共担的费用分担机制,确保用户建筑区划红线外“零投资”。

  3.总结经验,创新提出“一融合、两提前、三创新”开门接电服务新模式

  在政策出台、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国网南京供电公司总结提炼出“一融合、两提前、三创新”的“开门接电”服务新模式。

  一融合,是指将电网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融合。通过与政府相关部门在城市规划、项目引进、管孔建设等信息的互联互通,综合规划城市范围内配网结构,统筹电网建设、杆线迁移等资源,推动电力设施与城市路网建设“同规划、同落实”。

  两提前,一是指在“开门接电”新模式中,通过将“以项目为导向”的主配网建设提前至土地出让之前,与园区紧密对接,提前获取土地出让计划,根据计划滚动修编主配网规划,实现电网供电能力满足地块接电需求。二是将“以客户为导向”的“最后一公里”业扩配套补强建设提前至客户内部工程建设之前,通过提前获取工程项目批复文件,主动对接服务,启动“业扩配套”建设,实现电力外线工程始终领先客户内部工程。

  三创新,一是创新全要素契约合作,建立园区、供电公司、客户三方契约机制,明确三方建设职责界面、建设时长,实现客户红线外“零投资”。二是创新全流程智慧服务,利用全国首个基于政务平台的阳光电力系统,畅通立项批文、联合审批等事项的线上流转,实现在线调取电子证照、供用电合同线上签署等。三是创新全周期电力护航,推出客户内部电气设备共享共建服务举措,提供预制舱式配电变电站等电力设施租赁服务选择,并提供接电后的全寿命周期电力保障,将“零投资”、“全保障”界面进一步延伸。

  三、取得成效

  一是大幅缩短高压客户接电时间。“开门接电”新模式改变了传统高压电力客户先申请、再接电的用电办理流程,彻底破解了困扰高压客户接电周期长的难题,大幅压降了高压客户接电时间。江北新区首个开门接电示范区先后服务服贸大厦、北斗水联网等16家企业“开门接电”。

  二是高效服务疫情防控项目接电。疫情期间,“开门接电”服务新模式高效服务了一批疫情防控项目火速送电,9天完成溧水“宁归来首站公寓”项目7100千伏安新装项目,3天完成栖霞区医院630千伏安增容项目等,全面保障了疫情防控的各项政策落地落实。

  三是探索实现企业“办电成本更省、接电时间更短”。在开门接电示范区的建设中,国网南京供电公司还率先开展了“受电设备共享共建”等服务新举措,灵活服务客户接电需求,降低客户初期办电成本,让南京云美科技有限公司、江苏本川智能电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企业享受到了“办电成本更省、接电时间更短”的服务新感受。

  二十、金陵海关搭建“海外仓离境融”

  公共服务平台破解跨境电商融资难题

  为优化贸易结构,进一步促进跨境电商等贸易新业态发展,江苏自贸试验区南京片区(以下简称“南京片区”)在海关监管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积极探索出口产品“海外仓”发展新模式。

  一、案例背景

  海关总署2020年7月推出跨境电商9810海外仓监管模式后,企业普遍反映,跨境电商企业出口海外仓产品需在离境销售且实际收汇后方可申请出口退税,退税周期长达半年左右。针对这些难题,南京片区会同市商务部门、属地金陵海关,经过充分调研、反复论证,推出南京片区“海外仓离境融”项目平台。由海关提供货物实际离境信息,平台进行风险分析评估后对接金融机构,对试点企业退税部分货款和运费等进行融资支持。该项目既解决了企业退税资金留滞时间长、跨境电商申报积极性不高的难题;又通过构建金融服务全生态链进一步减轻跨境电商企业资金压力,助力企业出口。

  二、经验做法

  (一)搭建公共服务平台。由南京片区牵头,会同商务、海关、中信保以及相关金融机构,共同搭建“海外仓离境融”公共服务平台,为出口海外仓(海关监管方式9810模式)的跨境电商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在海关对企业货物申报及实际离境信息验核后,平台依托海关、税务企业评级等社会征信体系通过数据模型对企业经营质量风险状况、信用资质进行综合评估,为企业融资提供精准“画像”,金融机构据此向海外仓出口企业的退税部分、货物货款和运费等进行融资支持。

  (二)提供“闭环”融资支持。以海关的离境验核(实货放行结关)为前提,借助“海外仓离境融”公共服务平台的数据评估支撑,由金融机构为企业提供出口“海外仓”融资服务,包括退税融资支持、信保融资支持与运费融资支持。其中,退税融资支持以出口退税额为标的,企业把出口退税专用账户质押给提供融资支持的金融机构,由税务部门验核退税信息真实性,企业及时归还银行贷款,实现了税收创新和金融创新的深化结合。信保融资支持以出口货物为标的,为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实现了企业信用和政策性金融支持的深化结合。运费融资支持以运费应收账款为标的,通过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等提供运费应收账款保险,由银行提供融资服务,保障跨境物流企业经营安全,应对运费波动给企业造成的资金压力。

  (三)落实风险防控保障。优化9810监管模式,通过片区以及属地海关、税务、金融机构多部门联合风险防控,防范可能存在的虚假贸易风险。加强数据安全风险防控,通过签订多方保密协议确保企业商业机密不泄露。同时,海关仅对相关企业提供贸易真实性判别,确保海关监管数据安全。落实退税资金闭环管理,由平台与税务部门建立出口退税审批结果信息共享机制。

  三、取得成效

  (一)有效支持跨境电商9810业务开展。通过搭建服务平台,解决企业在出口退税过程中因退税周期较长、垫付或占用资金较大的难题,提高了金融机构授信审批放款的时效,如,出口退税资金到账期由原来的180天缩短至3天内,提升了资金利用率与周转率。

  (二)进一步构建出口海外仓金融服务全生态链。将政策普惠与金融普惠有效及时地落实到跨境电商企业,加快自贸试验区南京片区新业态发展。片区企业江苏美达环球科技有限公司2021年10月14日出口至德国亚马逊海外仓一批温湿度计,货值34300美元,3个工作日内即获得中信银行南京分行17万元人民币(包括退税融资、信保货物融资、运费融资)优惠利率贷款。同时,中信银行南京分行还为项目配套可贷资金200万元。

  (三)进一步提升多部门数字化综合监管效能。依托“海外仓离境融”公共服务平台,初步形成跨部门协同监管的工作机制,通过片区以及属地海关、税务、外汇管理、金融机构多部门联合风险防控,提高了监管部门对出口海外仓交易大数据的获取与分析能力,形成了事前收集数据和设计参数、事中精准研判、事后进行大数据分析的跨境电商“智慧监管”模式,最大化降低虚假贸易、出口骗退税等风险,优化营商环境,保障跨境电商企业的正常贸易出口。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南京片区将在扩大企业参与范围,深化政企银保合作,完善多部门协同监管机制以及放大自贸试验区内外联动优势等方面下功夫,推动“海外仓离境融”项目平台创新模式更加便利高效,使更多跨境电商企业享受制度创新红利。

  (一)进一步扩大海外仓试点企业范围。继续“海外仓离境融”平台监管试点,扩大试点企业范围。建立风险评估制度,根据试点企业业务开展情况,建立动态管理机制,有序推进南京片区海外仓等跨境电商外贸新业态发展。

  (二)进一步深化海外仓政企银保合作。推动南京片区金融机构为通过评估的试点企业提供便利化金融服务。依托“海外仓离境融”平台,完善风险画像数据模型,健全片区跨境电商征信体系。推动政企银保深度合作,建立与船公司的多主体跨境电商(特别是中小电商)运费长约共享机制。扩大“海外仓离境融”平台信保赋能,完善出口海外仓业务货款融资、运费融资、广告宣传融资等全链条融资和风险保障机制。推动建立资金池担保风险分摊机制,支持金融机构提高授信额度。

  (三)建立海外仓全球综合服务和监管体系。按照国务院常务会议积极推进海外仓建设的要求,探索建立海外仓综合服务和监管体系,利用区块链溯源技术对海外仓建设、运营及相关入仓货物进行全链条管理,同步建立海外仓综合服务体系,完善海外建仓布局,构建海外仓出口全球网络体系;同时资源共享形成规模优势,增加与亚马逊等国际仓订议价的话语权。

  (四)进一步完善新业态监管服务体系。及时总结试点做法,形成可复制经验,在南京片区全面推广“海外仓离境融”项目平台,逐步探索建立与跨境电商新业态相适应的全领域(9710、9610、1210等)、全链条、多部门综合监管和融资服务新体系,以吸引更多跨境电商海外仓出口企业入驻南京片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