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动态

安阳市大力提升便民服务水平
积极推进政务服务就近办

安阳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zwdsj.anyang.gov.cn 时间:2022-10-27 来源:人民日报

  2022年10月25日至26日,安阳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七次会议听取了市政府关于提升便民服务信息化水平推进便民服务进社区掌上办的情况汇报,市人大常委会对该项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常委会委员一致认为,市政府认真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抓住政务服务“就近办”这个“牛鼻子”,持续发力,成效明显。

  近年来,安阳市政府高度重视政务服务“就近办”这项工作,市委副书记、市长高永,副市长王新亭分别做出批示,多次听取汇报并安排部署,高位推进。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家平,副主任程利军、桑建业多次带队深入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调研指导。各县(市、区)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就近办”工作落实落地落细,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乡村便民服务场所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全市135个乡镇(街道)已全部建成150㎡以上的便民服务大厅,面积由原来的10952㎡增至25520㎡。其中,殷都区水冶镇便民服务中心面积1700㎡。1553个村(社区)建立了面积50㎡以上的便民服务站。乡镇(街道)、村(社区)便民服务大厅配备了电脑、打印机、扫描仪、高拍仪等必备办公设备。

  二是乡村便民服务事项进驻到位。目前,全市87个乡镇便民中心办理事项达到200项以上,48个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办理事项达到150项以上。其中,内黄县亳城镇便民中心进驻事项338项。1553个村(社区)便民服务站进驻事项超过40项。

  三是乡村便民服务队伍全面提升。全市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管理、综合受理人员达到632人,部门派驻业务人员达到1073人;村(社区)便民服务站专(兼)职人员达到4275人。乡镇(街道)、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建立完善了一次性告知、首问负责、限时办结等制度,明确岗位职责,加强业务培训,推行预约服务、延时服务、上门服务等措施,全面提升乡村两级便民服务水平。今年以来,我市乡镇(街道)和村(社区)便民服务大厅累计为群众办理各类事项316.3万余件。

  四是大力推进政务服务自助办。全市99个乡镇(街道)、650个村配备各种便民服务自助设备820台,可提供灵活就业社保基金、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水电气暖及话费充值等服务。另外,为实现就近办、自助办,安阳市还在人社服务大厅、医保中心、公安派出所、银行网点、汽车4S店等162个服务场所,配备378台自助设备,可办理人社、医保、公安、市场监管、不动产等业务。

  五是全市政务服务“一张图”上线运行。为方便群众快速找到相关便民服务大厅,在安阳政务服务网、安馨办APP上部署了安阳市政务服务电子地图,通过该地图可以便捷查找全市各级政务服务大厅地址、办公时间、咨询电话等信息,方便就近办理相关事项。

  六是政务服务“好差评”实现服务窗口全覆盖。为接受企业和群众监督,制定了《安阳市政务服务“好差评”管理办法(实行)》,建立了“好差评”问题发现、整改、反馈、监督全流程工作机制,在各级服务大厅全面配备了政务服务“好差评”设备或设置了静态二维码。企业和群众可通过该系统直接向政务服务管理机构反映问题和意见建议,并对工作人员服务质量进行评价。今年以来,我市政务服务“好差评”系统共收到群众评价4547497次,主动评价率为94.9%,好评率为100%。群众评价结果全部在安阳市政府网站、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网站上进行了公示。

  在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的指导下,各县(市、区)积极创新。设立“有诉即办”服务窗口在全市各级便民大厅设立“有诉即办”窗口,为群众协调解决疑难事项,集中受理和解决企业、群众办事过程中遇到的疑难事项和复杂问题,实行“有诉即接、有诉即应、有诉必办、有诉即办”。积极优化适老服务。各级便民大厅为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提供便利。设立“老年人无健康码通道”,配备老花镜、轮椅、拐杖、医药箱等用品。实行全程帮办、代办服务。对老年人、残疾人、五保户等特殊群体,实行上门服务,为特殊群体提供咨询引导、办事陪同等服务。提供免费复印和邮寄服务。各乡镇(街道)和村(社区)便民服务大厅配备复印设备,帮助群众进行免费复印,避免群众因复印问题来回跑腿。同时为有需要的办事群众提供证照、审批结果等免费邮寄服务。为户外劳动者提供温馨港湾。在市区街道便民服务中心设立户外劳动者港湾,为环卫工人、快递员、抗疫一线人员等户外工作人员提供休息场所。大力推行“群众办事不出村”服务。龙安区针对偏远山区群众出行不便的困难,推行“群众办事不出村”服务模式,实现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办成区直部门审批的68个政务服务事项。

  2021年度省营商环境评价中,政务服务环境市本级全省第3名,全省103个县(市)中汤阴县第3名,安阳县、滑县并列第7名,林州市第14名;全省54个区中北关区第3名,龙安区第7名。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