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据百科 > 他山之石

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已进入深水区

安阳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zwdsj.anyang.gov.cn 时间:2022-07-06 来源:中国信息界

  我国智慧城市经过多年努力,已经从最初的“一哄而上”“千篇一律”“重硬轻软”等乱象,进入到理性发展阶段。近两年,受新冠疫情、“郑州大雨”等突发事件影响,智慧城市再次备受瞩目,话题不断,其中,诟病“智慧城市不智慧”的话题颇多。而不知是巧合还是有意,同样是近两年,各地政府相继发布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规划或行动计划,北京、上海、天津、深圳、武汉、长沙等城市还争相提出要打造智慧城市标杆,大有智慧城市“热潮”再起的趋势。对此,外界很担心“烧钱”的智慧城市是不是又不理性了。那么,智慧城市为什么又“热”了?新形势下,智慧城市要如何健康发展?对此,《中国信息界》记者特别采访了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主任、智慧城市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单志广。单志广和他的团队近10年间做了100多个智慧城市、大数据、数字经济、数字政府、信息安全等领域的顶层设计、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是智慧城市领域的权威专家,希望他的见解能为各地智慧城市的发展指明方向。

  智慧城市是逐步推进的过程

  对于近两年各地相继发布新型智慧城市行动规划引发“新浪潮”的问题,单志广表示,智慧城市不是引发了“新浪潮”,而是到了一个新阶段。在这个新阶段,地方政府已经从不重视、观望的态度,到了认识到建设智慧城市是“必由之路”,从而自发地推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同时,这个阶段的智慧城市与之前的“炒概念”“做条块”不一样了,已经到了走深走实,进入了“深水区”。而新型智慧城市走到这个阶段,不是偶然,是由外而内、逐步推进、逐渐深化的过程。从政府层面来讲,国家对智慧城市越来越重视,从之前的部门推动,上升到国家层面。2015年12月,经国务院同意,将原有的由25个部门司局级层面的“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部际协调工作组”升级为由部级领导同志担任工作组成员的“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部际协调工作组”;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建设一批新型示范性智慧城市”;2016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就实施网络强国战略进行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以推行电子政务、建设新

  型智慧城市等为抓手,以数据集中和共享为途径,建设全国一体化的国家大数据中心,推进技术融合、业务融合、数据融合,实现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协同管理和服务”;2018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市考察时在浦东新区城市运行综合管理中心表示,提高城市治理水平,一定要在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上下功夫,要像绣花一样,要切实落到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去,城市治理一直在路上;2020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杭州城市大脑运营指挥中心时强调,“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推动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创新,从数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让城市更聪明一些、更智慧一些,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单志广帮《中国信息界》记者梳理了智慧城市从部门推动到国家主导的历程之后表示,正是有了国家的逐步推进与引导,各地政府才对智慧城市的重要性的认识越来越深入,从由外因督促推进变成由内因自发的务实推进。因此,现在地方政府推动智慧城市发展不是又一次的“一哄而上”,而是地方政府根据市民的需求、城市需要而自发的行动。另外,单志广表示,从内容建设来讲,新型智慧城市已经从过去体现行业信息化、电子政务的概念,转变为重横向融合、跨部门、跨地域的能力地提升。他表示,新型智慧城市本身就是个系统化工程,其核心是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协同。而要做到协同并没有那么简单,单纯靠技术是解决不了的,而需要真正的改变流程模式,改革体制机制。

  长效运营才能可持续发展

  既然智慧城市已经到了深水区、新阶段,那么,新阶段要如何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发展?单志广表示,“十四五”时期,智慧城市是深化发展的阶段,有两个最重要的关键词:一个是效果;一个是运营。

  单志广对《中国信息界》记者表示,智慧城市发展初期,花费很多资金,但没有起到想要的效果,其中还有很多“烂尾”工程、重复建设等问题大量存在。究其原因,是没有长期有效的运营机制,大多是政府要名,企业要利的各取所需。而新阶段,地方政府已经认识到了新型智慧城市的重要性,要想健康发展,就需要解决智慧城市投资之后的效果问题,不能再像以前一样只管建不管运营了。因此,推动智慧城市发展要从以建为主转向长效运营、促进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目前,构建政府引导政企合作、多方参与、专业运营的价值生态,已成为各地提升智慧城市建设成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对于如何长效运营?单志广表示,投建运一体化是目前运营模式发展的主流方向;价值生态构建是长效运营发展的主流趋势;运营机制创新是长效运营成功的关键因素;专业运营是长效运营成效提升的基本保障;数据运营是智慧城市价值释放的核心焦点;用户运营是智慧城市价值实现的关键内容。

  另外,当前我国新型智慧城市项目具有运营对象多样、运营主体多元、回报机制多种等特点。政府购买服务、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EPC工程总承包、政府平台公司运营、联合公司运营等是当前主流智慧城市建设运营模式。但我国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情况不一、进度不一、特点不一,因此,各地应根据自身条件,探索创新符合自身发展的长效运营模式。如何实现新型智慧城市健康可持续长效运营,单志广建议,规划先行、构建长效运营生态,因地制宜、选择适宜长效运营模式,管运分离、强化专业运营和监督,自我造血、加强数据要素运营,注重场景、持续提升用户体验,评价引导、开展长效运营评价。同时,单志广强调,长效运营评价要以百姓为中心,让市民真正参与项目的事中事后的评价,给项目打分。

  智慧城市也应布局国际双循环

  新阶段,新型智慧城市既要着手国内,也要布局国际,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其实,我国智慧城市经验已经进入了国际视野。由联合国人居署、世界经济论坛、世界银行、全球公共交通联盟、美洲开发银行、欧盟、世界城市和地方政府联盟等国际机构支持,巴塞罗那市政府主办的全球智慧城市大会(SCEWC),是全球规模最大的专注于城市和社会智慧化发展和转型的智慧城市主题展会,从2011年开始,至2021年已成功举办了十届。全球智慧城市大会早就认同了中国智慧城市的方案与理念,2019年,第八届全球智慧城市大会就聘请了我国智慧城市建设领域权威专家单志广为中国区咨询委员会主席,负责指导世界智慧城市大会中国区优秀案例的评选工作;2020年,在第九届全球智慧城市大会上,我国上海市从全球350个城市中脱颖而出,获得全球智慧城市大会世界智慧城市大奖,这是中国城市首次获得该奖项;2021年11月,单志广被评入围第十届全球智慧城市大会智慧城市领导力奖。此奖项入围提名只有4位,单志广是唯一的亚洲入围者。另外,中国城市成都和武汉在46个国家、421座城市中斩获桂冠,分别获得宜居与包容大奖和复苏创新大奖。单志广表示,我们能在国际化专业化平台上,在全球46个国家421座城市中获奖,代表着国际社会对中国智慧城市整体发展的认同,同时也为我国智慧城市在国际市场拓展了道路,打下了基础。

  对于中国智慧城市布局国际市场,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单志广表示,我国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着四化同步叠加的高难度问题,在这样复杂的情况下,中国智慧城市迎

  难而上,探索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智慧城市。而这样富有变化的智慧城市可以面对很多复杂问题,有着很强的竞争力。应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框架下,推广中国智慧城市解决方案与模式,更好地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中国方案、中国智慧,促进我国智慧城市国内国际双循环。

  来源:《中国信息界》

相关阅读: